正好今天又是來了於珊珊,那麼總是要放心一些的,總不至於於珊珊也像是張靜怡那樣,有人從窗戶裏邊爬進來都不知道吧!畢竟看著於珊珊可是一個很小心的人來著。
隨後的幾天,於珊珊依舊在三層小洋樓外舉辦這她所謂的音樂節,但是,觀眾依舊是那些工人們和林秋那麼幾個,不過好在林秋他們反應很是熱烈,而且丘隆平教授每天晚上都來觀看演出,所以於珊珊也是很欣慰,每天晚上都賣力的唱著。
不過幾天下來,這個演唱會並沒有吸引來跟多的人,這並不想林秋當時所預想的那樣,但是好事多磨,所以林秋也是耐得住性子,等待這質變轉為量變的時候,而且由於每天晚上都是異常的辛苦,於珊珊就好想死第一天那樣每天都是唱在十一點多,於是這幾天於珊珊都是住在張靜怡的臥室裏邊。
所以這幾天之中於珊珊和張靜怡聊了很多,比如林秋救自己以及步行街如何把小朱打的落花流水的過程,就這麼說著說著於珊珊對於林秋的看法也是有了很大的轉變,於是於珊珊認為林秋給自己的提議一定會成功的,因此她每天唱歌更加的賣力,對自己的信心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因為她的歌是唱給勞動人民的,她很喜歡這種感覺,於是又在十天之後終於是把經濟開發區的工人們吸引了過來,每天晚上工人們靜靜的坐在三層小洋樓的外邊等待著演唱會的開始。
於是演唱會的規模漸漸的變的越來越大,人們也是變得越來越多,就連高三水和趙經理也是經常來到這裏觀看,很好的融在了工人當中,和工人們打成了一片。慢慢的附近的一些小區住戶們也來到了這裏開始觀看於珊珊的演出。
隻不過這時隻有於珊珊一個人的確有些撐不下去,不過在這段日子裏,於珊珊和張靜怡一直住在一起,因此她們也是聊了很多歌曲方麵上的知識,每天於珊珊都是給張靜怡教會了許多音樂上的技巧,所以在這段時間裏邊,張靜怡的唱歌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她的嗓音本來就是很好,所以現在唱出來的歌曲十分的好聽。
於是在晚上的時候,她也不時的幫忙出來撐一下場子,由於她的歌曲甚是動聽,因此也是收到了底下觀眾的一致好評,所以張靜怡的名聲也是在附近的人們中響了起來,前段時期有人在步行街上被人偷拍的照片出現在了網站上。
由於於珊珊長相甜美,所以一下子於珊珊也是變成了一個網絡紅人,在得知於珊珊就在林秋的三成小洋樓前演出的時候,有些人為了一睹於珊珊的真容也是跟了過來。所以演唱會的人數也越來越多。
這便是量變轉化成質變的一個前兆,於是小商小販們也是發現了商機,都也不約而同的到了這裏。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在自己的家門麵前擺攤位可不是要說擺就擺的,所以林秋和他們要了場地費。
但是也不是交了場地費就是可以進來這裏賣東西的,林秋對於那些小商小販的食物嚴格把關,要求他們用好的食材,不然隻能被掃地出門。
之所以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林秋就是為了和那些傳統的夜市區分開來,因為林秋要的是高端大氣上檔次,不然也對不起於珊珊和張靜怡倆個美女了。
當然這並不是最總要的原因,至於最主要的原因還是要和董介林的步行街抗衡,所以隻有走高端的這一條路線,不然的話隻能是算是一個笑話,笑話過後也隻能是淪為一個小夜市而已。
好在一個月下來真的是很有成效,人也是越來越多,除了那些做小吃的商販還是有著不少要賣衣服的人來到了這裏,不過都是一些仿製的品牌,說的明確就是都是假貨,林秋當然是沒有讓他們進入了。
不過天天在海邊歌舞升平,但是卻是沒有一個名字來著。所以來的觀眾們大多都是在說什麼去看於珊珊,去看張靜怡。雖然對於他們倆個在這裏走紅,林秋很是開心,但這並不是林秋想要的。
看著觀眾越來越多,林秋便又是去了那個廣告公司一趟,這次也是做一塊牌子,也是引起了那些設計人員的吵鬧,隻不過這次牌子上邊寫的是秋雅音樂節罷了。
把牌子帶回來,林秋就是叫著工人們裝了上去,還不等牌子安裝完成就是有著倆個人走到了三層小洋樓前邊。
他們看著林秋智慧的樣子便是問林秋道:“你好,你認識於珊珊嗎?”
林秋回頭看看這倆個人,從來都是沒有見過。但是看著倒是挺年輕的樣子,一男一女,心想不是於珊珊的親戚就是於珊珊音樂上的朋友。
所以林秋便是對著二位說道:“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