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非池中物,必除後快(1 / 2)

南陽府,比以往戒嚴更甚,四個城門關了三個,隻剩下北門開著,把守城門的兵士多了不少,都是全副甲胄,手執兵刃。進出的平民百姓並不多,非常時期,還是呆在家裏更安穩些。

響午時分,一隊兵甲騎著高頭駿馬呼嘯而至。守門的將士瞄了一眼,當即肅立,不敢有絲毫阻擋。因為他已經認出來者何人,那可是少將軍元哥舒。

元哥舒率部日夜兼程,短短數日便抵達南陽府。到了知府衙門處,元化成聞訊早迎了出來,滿臉笑容。

元氏一族,核心當然是元文昌,其餘有嫡係數派,而關於接班人的看法,叔伯們皆是看好元哥舒。元哥舒少得誌,被稱為“少將軍”,有韜略,有目光,手下能人異士無數,早幾年便建立起了完全屬於自己的班底。雖然元文昌尚且春秋鼎盛,兒子便如斯動作,有些觸犯忌諱,但從側麵上看,足以證明元哥舒手腕了得,才能服人。

再了,他之所以能夠如此,還不是元文昌點頭同意了的。

雖然前一陣子元哥舒辦事不利,受了些挫折,連正陽道長都折了,很讓元文昌不高興,但如今既然元哥舒得了令牌來南陽府,便表明這是元文昌要再給這個最得寵的兒子機會。

元化成對此心知肚明,自然禮儀有加。

“拜見叔父!”

元哥舒見到他,慌忙下馬行大禮。要想在家族後輩中脫穎而出,離不開叔伯們的支持,容不得失禮。

元化成眼眸掠過欣賞之意,伸手將他扶起:“哥舒不必多禮,你舟車勞頓,定然困乏,快隨我入後宅休息。”

元哥舒微笑道:“叔父,這次我有要務在身,不敢拖遝,便請叔父到堂上議事,有事請教。”

元化成嗬嗬一笑:“雷厲風行,不愧為我元家虎兒,好,我們便到堂上話。”

到了廳堂,飲了口茶,當即開始商議起來。

商議的內容,自然以陳三郎為主。

消息情報,大都簡短,很簡單地陳述事件來龍去脈,許多細節問題無法觸及。眼下聽元化成詳細道來,從斬殺混在難民群中的搗亂者,到軟硬兼施震懾安排難民等等,元哥舒仔細聽著,最後竟忍不住拍案而起:“此子非池中物,必除之後快!”

這等手腕,再加上周分曹宋誌遠等人的投奔,以及大力拓荒建城,哪裏還是一個縣令所能做得出來的。更不是那種隻會紙上談兵的書生形象,一件件,都是實事,都是謀而後定的行徑。

其實這些還不是最讓人擔心的,更不好揣測的,是隱藏其中的因果緣故,比如為何道父會失手;比如龍君顯靈……

由此可知,這陳三郎背後,定藏著某些可怕的真相。

“難道龍女果然為其所獲,藏嬌室中……”

元哥舒腦海裏突然閃過那一張嬌豔絕倫的麵容,隻覺得內心仿佛被塞進了一塊大石頭,堵著慌。一時間居然有些失神,腦子一下子亂了。

元化成微微一怔,倒有些奇怪,為何侄子臉色突然變得如此難看。陳三郎所作所為,固然出眾,但還不至於讓元哥舒失態呀!下之大,人口之多,從來不會缺乏驚才絕豔者。陳三郎最出名的就是文才了,詩詞楹聯,出口成章,確實不俗,假以時日,很有可能成為文壇大家,開宗立派也未嚐不可。另外,他也不是空談之輩,上任伊始,著實做了不少實事,為民請命,勵精圖治……

然而歸根到底,也就是局限在涇縣範疇罷了。

非池中物,然而不得時,不得外力,受困於池中,久而久之,也就變成了一尾泥鰍,泯然於汙泥。

時?外力?

元化成並沒有在陳三郎身上看到,對方目前最大的依仗就是朝廷,可惜大廈將傾,夏禹王朝風雨飄零,自身難保。倘若陳三郎命好,朝廷不拘一格,會將他大力提拔,可下九州,各個地方都壁壘森然,根本插不進去。至於入京,嗬嗬,京城是個大泥潭,掉進去直接淹沒。

再了,元文昌也不可能讓陳三郎從容離去。現在派元哥舒來,便是明證。將死之人,能翻出甚風浪來?

元哥舒定一定神,吸一口氣,霍然起身:“叔父,事不宜遲,你幫我點起虎威衛五百,精兵三千,今晚便揚帆乘船,殺向涇縣。”

“啊!”

元化成以為自己聽錯了:“哥舒,你要多少兵?”

“虎威衛五百,精兵三千。”

元哥舒重複道。

元化成啞然失笑:“哥舒,我記得你是帶過兵的,何故犯下此等錯誤?如此兵力,莫涇縣,都可以越境而出,直接攻打雍州,攻城略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