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遣下水的十名水鬼堅持不過片刻功夫便全部伏屍水麵,這讓站在甲板上的元家水軍將領大吃一驚,麵有驚容。他名叫“羅滕海”,乃是元文昌麾下一員得力幹將,鎮守在與中州雍州交界的三尾鎮上。
這三尾鎮名為“鎮”,其實最開始的時候不過一座水寨,後來因地理位置關鍵,乃扼喉之地,慢慢建設展,有了規模,成為一座重鎮,主要駐紮水軍,約三千餘人。
羅滕海便是駐守三尾鎮的副將軍,善於水戰,有個綽號“長須泥鰍”。皆因他身形修長,胡須濃密,皮膚黝黑。
前些時候,三尾鎮水軍統領黃田弘接到元哥舒傳信,要他撥一千水軍前來,看守住涇江水域,一旦現可疑船隻,立刻進行攔截……
一千水軍,可不是數目,起碼得出動三艘戰船。黃田弘知道元哥舒是為了防備陳三郎逃脫,但這個涇縣縣令手下又沒有水軍戰力,有必要這麼興師動眾嗎?不過轉念一想,也許元哥舒是怕陳三郎等喬裝逃匿,隱藏在某些過往船隻中,藉此逃出揚州。
那樣的話,搜捕的強度就大了許多,人手不夠的話萬一某個地方出現了漏洞,就給陳三郎遁逃走了。
略一考慮,黃田弘便下令派遣羅滕海率部出。
這差事輕鬆,羅滕海心中暗喜。他長年守在三尾鎮,每都是帶領水軍訓練,枯燥乏味得很,閑餘時候,除了喝酒賭錢就難以尋到別的消遣了。三尾鎮乃軍事要地,周圍比較荒蕪,人煙罕見,女人都逮不著一個。
這般情況下,有機會出來做事簡直求之不得,完成任務之後,找籍口在這邊停留兩三時間,好好玩玩,那也是沒問題。更何況是替少將軍做事,做得漂亮了,留個好印象,日後前程自當舒坦。
三艘戰船出,乘風破浪,扼守在涇江流域一處要害之地,散水軍四下巡邏,搜查過往船隻,不放過任何可疑之人。
這本身便是一件能大撈油水的行徑,如狼似虎的水軍們自然不會放過,兩來,不知剝削了多少過往商旅的錢財。
但這一,陳三郎的八艘船隻出現了。
聽到報告,羅滕海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的乖乖,八艘船呀,這是什麼狀況?
其實他對於陳三郎的情況知道得並不多,也就是明確對方是個涇縣縣令,聽還是個狀元什麼的。作為軍旅出身的粗人,羅唐海對於詩詞歌賦方麵一竅不通,科舉之路也毫無興趣,他隻喜歡打仗而已。內心一直期盼著下大亂,希望元文昌早日揭竿起事。
因為隻有那樣,才有仗打。
這仗打起來了,才能建功立業,才能青雲直上。
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區區一介縣令,完全不用放在眼裏,隻怕對方奸猾,會從哪個水灣溜下了船,從別的路徑逃了。
那樣的話,可是喪失了一個立功的大好機會。
然而無論如何都沒想到,對方大搖大擺的,竟是組成了一支船隊,浩浩蕩蕩而來。
這是逃跑嗎?
根本不像。
羅滕海本還以為情報有誤,把別的船隊搞錯了,趕緊率部前來核實,待雙方距離拉近,有手下指著對方頭船甲板上一個斯文年輕人,那就是涇縣縣令陳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