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終生學習,事半功倍好辦事 5.目標高遠些,不要隻看到眼前
有些人心裏常這樣想:“我現在的生活充滿喜悅和滿足,往後要怎麼做才能維持目前的這種狀態呢?”
這些人對現狀心滿意足,一心一意想要繼續維持下去。然而,“想要維持現狀”這種觀念是采取“守”的態度,終究會演變成消極的態度,而失去以前所擁有的積極、前進的動力,成長便會停頓。
我們不難想象,一個沒有什麼動力的人,他將會是一個什麼樣子。當你將一塊磚頭放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你會注意到它不會有任何變化。然而,如果你觀察一個珊瑚蟲,就會發現珊瑚蟲在慢慢地生長變化。其中的道理很簡單,珊瑚蟲是活的,磚頭是死的。
不知大家是否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去上海出差,順便去看望了他的一個大學同學。他的這個同學畢業後去了上海,找了份好工作,又娶了位好太太,生活得很好。這個同學帶他到錦江飯店去用餐。同學雖不缺錢,但也沒到可以隨便去錦江飯店的份。所以,他對那位同學說:“都是老同學了,隨便找個地方吃點算了。”同學看出了他的意思,便說道:“我不是打腫臉充胖子,到這地方來對你對我都有好處。”他不解地問:“為什麼?”同學說:“你隻有到這地方來,你才知道自己口袋的錢少,才知道哪裏是有錢人來的地方,你才會努力改變自己的現狀。如果你總去小吃店就永遠也不會有這種想法,我相信隻要努力,總有一天我會成為這裏的常客。”
這個人的話你是否深有感觸,他的話不一定對,但他那種不以現狀為目的的生活態度卻是值得學習的。
英國新聞界的風雲人物、曾是倫敦《泰晤士報》的老板萊斯勒夫爵士,在剛進入該報時他不滿足於90英鎊周薪的待遇,也不滿足於人人稱羨的《倫敦晚報》,最後當《每日郵報》已為他所有的時候,他還妄想取得《泰晤士報》,不過最後他終於實現了他的目標。
他一直看不起生平無大誌的人,他曾對一個服務剛滿三個月的助理編輯說:“你滿意你現在的職位嗎?你滿足你現在每周50英鎊的周薪嗎?”當那位職員躊躇滿誌,答複已覺得滿意的時候,他馬上把那人開除了,並很失望地說:“你應了解,我不希望我的手下以每周50英鎊的薪金即已滿足,而終止他前途的發展。”
平凡的人之所以平凡,就是因為他太容易享受眼前而不求進取,一旦得到舒適安逸的位置,便混吃等死。這樣,他一生隻會盲目地工作,掙取勉強溫飽的薪金,以靜待死神的光臨來結束自己的生命。他怕因為自己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所以竭力抑製自己的欲望,推卸自己的責任。
至於追求成功的人,那就絕不相同了,他會盡力尋求不滿足的地方,以發現自己的缺點,並作為改進的突破口。不文過飾非,不自炫己長,經常反省自己,絕不放縱,也絕不躲閃。
增加欲望,是進步的先決條件,唯有不自我滿足的人才能不故步自封,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找到成功的路。
美國某鐵路公司總經理,年輕時在鐵路沿線上做三等列車管理製動機的工人,周薪隻有12美元。有一位資深的工人對他說:“你不要以為做了管製動機的工人,便趾高氣揚,我告訴你,起碼要在四五年後,你才會升做車長呢!那時你還得小心翼翼, 以免被開除,如此才可安度周薪100美元的一生。”可是他卻冷冷地答道:“你以為我做了車長,就滿足了嗎?我還準備做鐵路公司的總經理呢!”
不要隻看到眼前。好還要求更好,時時努力超越自己,才能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人生。做人不創新、不前進、不長大、不發展,隻有“死路一條”!所以,要時刻記著:提高自己,發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