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聽人抱怨:“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來冬又至,不如等待到來年。”其實,這隻是懶人的借口。不論你有多忙,一天中抽出點時間來學習,有百利而無一害。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在於業餘時間。”
究竟學什麼呢?自主學習,就是自己給自己安排“課程”和“課本”。這裏的“課本”並不是指現成的書籍,而是完全結合自身實際來設計學習計劃。一方麵要把你自己將來要從事的工作和目標作為選擇“課程”的依據,從而確定“專業課程”。如果你將來想做企業老板,就要把經營管理和財務作為主要課程;如果你將來想成為專業技術主管,不僅要學習與專業有關的知識,還要學習人力資源管理方麵的內容等等;另一方麵就是要把鍛煉自己做人的品質,以及社會適應和競爭能力,當作學習的目標,因為,這是“公共課”,而且是最關鍵的。
而我們的課堂在哪裏?“課堂”就是社會,具體而言就是我們所處的環境。而你接觸的每一個人,無論是同事、下級還是領導,都是你的老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一次在圖書館看書時,很快就進入了狀態,忘記了身邊的一切,包括時間。不知道過了多久,圖書館鈴聲響了好幾遍,管理員催促大家離館。可是楊振寧專注於自己研究的資料,完全沒有意識到時間的流逝。就這樣,他在圖書館裏過了一夜。楊振寧非常珍惜時間,在他的時間表裏,沒有節假日的安排。長期的磨練,使他可以抓緊分分秒秒進行思考和演算。
中國古時候就有“頭懸梁”、“錐刺骨”的傳說,那是古代人激發大腦潛能的辦法。現代人很少有人能下如此大的決心來激勵自己。但是科學的使用大腦就可以使你的大腦發揮出超常的潛能。
第一,要確立遠大的目標,有目標才會產生動力。
第二,要與你的惰性作鬥爭,不能讓智慧總是沉睡。
第三,發揚吃苦精神,刺激潛能發揮。
第四,要與更高更強的目標比較,常言說: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這一嚇就會刺激你的潛能爆發出來。
你要知道,人腦的潛力是無限的,我們一般人隻使用了人腦的極少的能量,還有極大的一部分有待於我們去開發,去合理地利用。
如果我們能利用人腦的百分之十,就可以使我們的生活徹底來一個根本性的改變。我們就可以實現我們的所有夢想。
知道你的大腦還有很大的開發天地,你就不會對自己失望,你就還有機會去實現你的夢想,隻要你努力,你就會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