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良好的環境有助於提高記憶 背誦記憶法(1 / 1)

第九章良好的環境有助於提高記憶 背誦記憶法

老師告訴我們說,青年時期的馬克思就是用不熟練的外文背誦詩歌,鍛煉記憶力的。每天堅持10~20分鍾的背誦,也能增進記憶力。所以,我常常在看書和學習中甚至是休閑時背誦一些名篇、成語、佳句、詩歌、短文、數理公式、外文單詞等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取得了非常可喜的記憶效果。

1明確目標。有人實驗過,讓兩組學生誦讀同一篇課文,事先要求甲組學生背誦,而對乙組學生沒有任何要求。結果,甲組學生的記憶效率比乙組要高得多。因為明確了目標以後,往往能使人產生奮發的精神,激起濃厚的興趣,大腦細胞積極活動起來,加強了記憶的效果。

2下定決心,集中精力。背誦首先要“下定決心”。不要一看到背誦的內容很長、很枯燥,思想上就開始動搖、退縮。在用心不專的情況下,即使重複的次數再多,背誦的效果也不會理想。“我一定能背過它!”樹立背誦必勝的信心,集中注意力,緩解情緒,排除雜念,開始自己的背誦學習之旅,你就一定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記住你所要記憶的內容。

3理解體會,尋找訣竅。一切知識都是可以理解吸收的,但是由於每個人的學識不同,理解能力不等,很多材料不是一下子就能理解透徹的,背誦可以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有人懶得動腦筋,習慣於照本宣科,其實這是不利於記憶的。例如背誦詩詞,凡是文字艱澀、典故生僻的,不弄清原義就很難背誦,即使一時記住了也容易忘卻。

4複習默寫不可少。時間不同,背誦記憶的效果也不一樣。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閑暇時間,提高背誦效果。如早晨背誦過的知識,晚上睡前以及第二天起床後,再進行一次複背,對於鞏固記憶效果很好。

5手腦並用記憶好。在背誦的過程中,可以采取邊背邊抄、定期默寫的方法,加深印象,增強效果。長期的抄寫、默寫訓練,一定會提高背誦的質量和效果。

6出聲朗讀。朗讀時,口裏發音,耳朵聽聲,眼睛看字,大腦思維,多種感官同時運用,記憶效果最佳。

7不要“逐字逐句”背。應先背大方麵,先背大點、知識大框架,再具體背每個大點下的小點,然後逐步深入到每個小點下的具體內容。如果把知識比作“大樹”, 就先記憶“主幹”,再記憶“枝杈”,最後記憶“樹葉”。

背誦作為一種記憶法,最主要的一點是必須與原文一字不差。這是一種既常用而又特殊的方法。檢驗一個人記憶力的好壞,最重要的一項指標就是記憶的準確性,如果記得不準,那麼,即使再快、再多,也毫無意義。而背誦正是以正確性為最低標準的。心理學家做過這樣的實驗:寫出16個無意義音節,讓被試者識記9分鍾,然後馬上回憶。被試者中全部時間用於朗讀的,當時隻能回憶35%;而1/5時間用於背誦,能回憶50%;2/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57%;4/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74%。同樣是對這些無意義音節進行識記9分鍾,4小時後再回憶,全部時間朗誦的隻能回憶15%;1/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26%;2/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37%;3/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37%;4/5時間用於背誦的,能回憶48%。就背誦來講,可以分為機械背誦和理解背誦。機械背誦是在無需理解材料的情況下機械地重複記憶,理解背誦則是在對材料理解消化的基礎上進行的。我們提倡的是理解背誦,不過,即使是機械地背誦,也不能一概反對,而應該因勢利導,發揮理解的優勢,利用機械背誦的長處去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