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人酒吧一二三店是連鎖的,文化是可以移植的,是相通的,當一個酒吧把文化樹立起來了,另外的酒吧自然而然也就有了。
酒吧搞活動,絕不是聽起來的那麼簡單,要想搞得轟動,搞得有模有樣,前期要做許多準備。就拿乞人酒吧一店這次搞的歌唱大賽來說吧,要廣發英雄帖,要拉讚助商,找新聞媒體來采訪,要找歌唱家當評委,還要他丫的找唱片公司來挖星,……
如果一個酒吧沒有一定的實力,找人家讚助也不會有人給你讚助,即使讚助了,也不會讚助多少錢的。還有就是找歌唱家當評委,要想把歌唱大賽搞得有場麵,首先評委必須得有實力,比如說一線明星之類的,要是找阿貓阿狗當評委,就等著丟人現眼吧!三者,找唱片公司參與活動,前來挖星,以此為招牌,為誘餌,才會有很多的唱歌愛好者前來參賽。
其實,酒吧歌唱大賽,完全是可以效仿一些電視台的大型選秀節目,比如說華夏好嗓子、華夏金喉嚨、華夏最強音、超級那個神馬,等等。乞人酒吧一店要搞的歌唱大賽就是按照大型選秀的節目流程來的,隻不過規模沒那麼大罷了,但是,檔次絕對能上得去。
上檔次那是必須的,要是上不了檔次,那還不如不搞呢。可是,想讓歌唱大賽上檔次,必須要花大錢的啊,說難聽點節目是用錢砸出來的。
我們知道,電視台的選秀節目,電視台自己不用掏錢,即使掏錢也隻是掏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錢都是讚助商掏,回饋就是做給讚助商廣告。酒吧搞活動,想上電視台節目幾乎是不可能的,哪怕電視台台長是幹爹、親爹,那也上不去,最多能上個互聯網。
互聯網,也是有廣告效應的,其餘的新聞媒體也有廣告效應。藉著雜七雜八的廣告效應,酒吧搞選秀活動,拉到讚助商應該不難。
為了這次酒吧歌唱大賽,乞人酒吧的三個老板都使出了渾身解數。結果怎麼著,第一個環節,拉讚助商他們就卡殼了,拉不到像樣的讚助商,拉到的最大一筆讚助是某啤酒公司給的五十萬。五十萬搞個歌唱大賽,頂個屎用,還不夠評委的茶水錢呢。沒錢,就請不到大明星評委,沒背景,就請不到唱片公司來挖星,……。最後,哥仨厚臉皮地找老大哥李二蛋幫忙。還別說,李二蛋這個人很好使,輕輕鬆鬆幫乞人酒吧的這次歌唱大賽拉到了三千萬多讚助,其中張大勝的張福宴餐飲公司給了五百萬,錢滿倉的建築集團給了一千萬,其餘的公司也給了一些錢。當然,讚助商的錢也不是白給的,哪怕是朋友公司的錢,人家需要廣告效應。
讚助的錢有了,下一步就是找大明星當評委了。我們知道,大明星的胃口都是很大的,拍個廣告,露臉十幾秒、幾十秒就能賺成百上千萬。一線明星除了胃口大,脾氣也大,喜歡耍大腕。張亮亮哥仨雖然自詡是鑽石王老五的存在,但是在一線大明星眼裏,人家看不上,連結交都懶得結交。李二蛋幫忙幫到底,親自出馬到江東紅巨星傳媒集團找馬海清老總,讓他友情讚助幾個一線明星給乞人酒吧的歌唱大賽撐場子,出場費不會少。李二蛋的兩張老臉就是招牌,可以當卡刷,可以無限量透支,人家馬海清老總就賣他的麵子,公司旗下的明星也都很賣他的麵子。很容易的,李二蛋從江東紅巨星傳媒集團請到了四個一線明星,都是能歌善舞還會演戲的全能人才。這四個明星的名氣說出去都是如雷貫耳的存在,名聲老大了呢,平時見都見不著,就是偶遇見到了,想和他們合影,沒有一千塊人家不和你合,都懶得理你。一般的電視節目請他們登台,露臉一次沒有幾百萬人家不會去的,但是李二蛋請到他們真沒花多少錢,出場一次每人十萬塊,整個就是白菜價。大明星評委有了,挖星的唱片公司也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