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做人做事憑的是真本事 6讓自己不可替代
美國一位工程師的維修出場費高達1萬美元。有一次他應邀到某工廠維修大型機器,他轉了一會兒,敲敲這兒,聽聽那兒,最後在機器的一個部位畫了一條直線,說:“問題就在這裏。”工人將那個部位拆開,修理完之後,機器果然重新運轉起來,工人們一起叫好。廠裏付給他1萬美元,工人們羨慕地說:“你畫的這條線可真貴呀,一條線值1萬美元。”工程師回答道:“這條線其實隻值1美元,可是知道在哪裏畫這條線值9999美元。”知道這條線畫在哪裏——這就是這位工程師的重要性所在,說明了他是不可替代的。
市場經濟條件下,薪水發放的原則是“重要性”,而不是“勞動量”,也就是說,一個人越是重要,越是不可替代,他的收入就越高,而不是“誰辛苦,誰收入高”。因此,你可以試著問問自己:假如我明天離開了公司,老板會真心誠意地挽留我嗎?假如我明天離開了,公司會不會因為無法找到一個能接替我的人而影響業務的正常開展?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的價值就高;如果是否定的,那麼你就要不斷努力,使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人。你要明確一點:惟有不可替代才是真理。
邁克爾·喬丹,一個被眾人所熟知的名字,一個讓人們開始認識籃球,認識NBA,為籃球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的體育明星。可以說在全世界範圍內,不管是不是一名籃球愛好者,不知道邁克爾·喬丹的人幾乎沒有。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喬丹是一個不可替代的人,他創造了許多不可替代的價值。而他的不可替代讓人們對他熟知。
喬丹在公牛隊以及NBA聯盟中的地位,都是不可替代的。從1993年喬丹宣布退出籃壇,改行打棒球的那一刻起,他的那種不可替代性就尤為凸顯。一方麵,公牛隊群龍無首,變成一隻弱隊。另一方麵,NBA比賽人氣大減,收入損失慘重。但從1995年季後賽前,喬丹複出,公牛隊繼續上演神話,完成第二個三連冠的霸業。有喬丹在,公牛隊聯合中心體育館幾乎場場暴滿。隨著公牛王朝的複興,NBA賽場也出現了罕見的火爆場麵。
但這並不能完全證明邁克爾·喬丹的不可替代性。從1984年加入NBA開始,喬丹就成了NBA商業世界裏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初耐克公司宣布以250萬美元購買喬丹5年的“穿鞋權”,當初的耐克公司遠沒有現今這般“牛氣”,在經營慘淡的情況下,耐克公司拋出堪稱天價的代言費,請新人喬丹代言其產品,在當時這被許多人視為是一次瘋狂的賭博。然而,在這瘋狂賭博下注僅一年後,耐克就奠定了運動品牌翹楚的地位。這些年來,僅從銷售喬丹服裝鞋帽上的盈利就高達數十億美元。
而且這種喬丹效應不僅發生在體育用品領域,就連麥當勞、可口可樂、雪佛萊汽車等品牌也因為喬丹而贏利頗豐。公牛隊所在的芝加哥城也因為喬丹而在旅遊,紀念品等方麵獲益匪淺。
喬丹本人的年薪也漸漸上漲到3314萬美元,打下了至今無人超越的紀錄。另外,喬丹的“副業”也是收入頗豐。但這些並不能說明喬丹的身價,可以這麼說,我們很難用金錢來衡量喬丹的價值,就像有人說的那樣,喬丹本身就是一部“印鈔機”,其價值是無限的,身價再高,也會有人爭著為他埋單。
那麼,作為社會大眾普通的一員,在就業競爭日益激烈,對於一份工作,你不幹,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在等著幹的今天,“優秀”已經是一個相當過時的概念,在激烈競爭的職場,就連“卓越”都變得岌岌可危。你的學曆高,還有人的學曆比你更高;你的資曆長,還有人的資曆比你更長;你的責任心強,還有人的責任心比你更強;你的能力強,還有人的能力比你更好……所以,對於一個員工來說,學曆,資曆、責任心、能力等都非常重要,但僅僅擁有這些還遠遠不夠,你必須盡快盡力發掘自己身上的“優勢”,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不可替代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剛剛大學畢業的女孩進入某公司,在老板辦公室從事文秘工作,主要的任務就是幫助老板處理日常事務,諸如打印文件、分發信件、編輯文字等,其薪金與普通職員相同。一次,老板要求她打印一句話:“請你記住:成功的秘訣,就是讓自己變得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