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柯導演,不禁為秦川的創意叫絕。
搞文藝的,有幾個會沒點思想追求呢?
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首歌,一部舞台劇,作為創作人,誰又不想打造成經典,讓作品一直被傳誦,流傳下去呢?
馮柯費盡心思從各地的歌舞團體搜羅出來的節目,糅合在一起,展現出大唐盛世的風采。
不就是想借古詠今,玩點文藝套路嗎?
但是光這點遠遠不夠,立意不夠,境界不夠。
這種節目,也就糊弄一下普通觀眾,看個熱鬧而已。
作為知名的大導演,隻出這種水平的作品,起碼在專業人士眼裏,會覺得平平無奇。
配不上他馮柯大導演的身份和水平。
可是一旦采用了秦川的創意,整個節目立意,就會瞬間拔高一兩個層次。
從借古詠今,宣揚大國盛世之氣象的普通表達,到居安思危,憂國憂民的上層境界。
這可是有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超前哲學思考在內。
華夏曆朝曆代,都有開國盛世,也有盛極而衰的過程。
新華夏開國至今,雖然偶有磨難,但國人奮起直追,終於崛起,強盛起來。
可是,這不代表大家就可以躺在功勞簿上,開始吃老本了。
唯有不忘曆史,以史為鑒,方能警醒大眾。
泱泱中華,唯有一直努力拚搏,才能一直強盛下去,永不失大國風範。
最後的這首《清平調》,加入到這個節目中去,配上相應的舞蹈和舞台展現,一定能起到這種畫龍點睛之意。
在舞台上,不用很直白的展現唐朝有盛而衰的過程。
隻需要通過舞美和舞台效果,展示一下楊貴妃由萬千寵愛,到被賜身亡的一個片段即可。
隱隱暗喻一下,大唐正是由於唐玄宗貪圖享樂,不務朝政,才導致盛極而衰,天下大亂的。
後人自當以史為鑒,國家如此,個人也如此。
不管是大家,還是小家,都需要努力奮鬥、打拚,才能得來長久的幸福安寧。
這種節目效果,懂的自然就懂。
文藝這東西,可不像網絡一樣,那麼直給。
越隱喻,越顯得水平高。
隻要立意、境界夠高,整體節目效果,給人的衝擊感完全不一樣。
至少在專業人士和有一定文化基礎的觀眾眼裏,節目的水準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個創意,馮柯完全無法拒絕。
這正是他苦思冥想,求而不得的東西。
作為國際大導演,獲獎無數,一世英名可不能毀在春晚這裏。
哪怕晚會順利,哪怕收視率不低,可是如果沒有能符合他境界的節目,傳達不出體現他水平的安排,他都算輸。
畢竟,他是帶著央視大領導們的期待,帶著全國人民的期待,打算奉獻出一台精彩晚會的。
馮柯全盤接受了秦川的創意,他正需要這個安排,給整台晚會都帶來境界和層次的提高。
就算普通觀眾一開始看不出來,經過媒體報道,口碑相傳,他馮柯大導演,還會是那個水平境界高超的國際大導演。
而且,經過這次晚會,他的聲譽,還會更進一步。
馮柯開口說道:“秦川,這次算我欠你一次了。
謝謝你給我帶來了這麼好的創意。
之前小唐的事情對不住了,也怪我為了導演組的工作和諧,沒有堅持用她。”
“馮導,別這麼說。您第一次擔任春晚總導演,壓力大很正常。
畢竟也不像拍電影,導演可以一人乾綱獨斷。
春晚工作嘛,肯定也需要照顧他人情緒的。
這些,我都能理解的。”秦川灑脫的回複道。
秦川的回應,讓馮柯特別受用。
這位傳奇樂隊的大明星,沒有半點架子,也沒有半點狂傲。
不卑不亢,知進退,懂人情世故,關鍵還這麼有才,確實是個可交的朋友。
“難得你這麼理解,你這個老弟我認了,以後咱就是自己人。
秦川你以後有什麼需要我幫忙的,都可以直說。
老哥我這次承你的情了,哈哈哈哈。”馮柯大笑地回道。
“那感情好,馮哥,以後喊我三兒就行,朋友都這麼喊,顯得親近。”
“得,三兒,不錯,哈哈哈。
你放心回去等彩排通知吧,這邊不用操心了。
節目的事情,我肯定拿下,不會再有任何變化了。”
“得叻,那我就回去等馮哥你的好消息了,哈哈哈。”
秦川和馮柯又客套了幾句,就離開了。
今天終於達成目的,不僅奪回了唐若筠春晚演唱的機會,而且還和馮柯建立了很好的朋友關係。
娛樂圈,免不了需要搭建人脈關係。
朋友越多,路子越廣。
人脈的質量,決定了你在這個圈子能達到的層次。
雖然秦川和奇點樂隊是紅了,但是公司才剛起步。
路還很長,需要努力的還有很多。
能多結識和交好馮柯這種層次的人物,對公司來說,助力會非常大。
回到公司,他馬上把好消息告訴了唐若筠和陳秋樺。
“謝謝你,三哥,讓你費心了。”唐若筠還是不緊不慢地感謝了他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