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藍蓮花(1 / 3)

大年二十八,最後一次彩排前夕,盛世文娛公司所有工作人員,都已經提前安排放假了。

畢竟臨近年三十了,其它公司也差不多放假了。

很多事情都沒辦法對接,於是紀方寧決定,提前幾天安排所有人放假。

年後再早幾天來返工,畢竟年後一過,很多工作就要開始忙起來了。

演藝圈其實也屬於服務行業,大部分也是特殊的彈性工作製。

這個年一過,後麵首先就是推廣唐若筠新專輯的計劃,其次跟著的就是《樂隊的夏天》綜藝節目,也要進入實質操作階段。

對於秦川幾人,過年是休息不了幾天。

而服務他們的小團隊,這幾天也跟著不能休假。

不過紀方寧給了他們三倍薪水,還發了雙倍獎金。

而且秦川還包了大紅包,讓他們春晚結束後,再調休。

小團隊做後勤支持的員工,不僅沒有怨言,還興奮不已。

畢竟能近距離接觸春晚的機會也不多,回頭也是吹噓的資本。

他們和家裏人打電話,說年三十回不去,在春晚現場加班呢,都老有麵子了。

“爸啊,媽啊,年三十兒子不能回去吃年夜飯了。

嘛呢?春晚節目現場呢,唉,都是為了工作。”

諸如上麵的對話,說起來,那個揚眉吐氣啊,充滿著濃濃的逆襲之意。

隻有無效的重複勞動的工作加班,才會讓人覺得加班很累、很沒有意義。

既能賺錢,又有麵子的工作加班,沒有人會覺得辛苦。

秦川也和家裏,以及嶽父嶽母提前拜年了。

他準備等大年初一再去嶽父嶽母家裏陪著吃頓飯,然後再回長安去看一下這一世的家人。

大多數春晚演員,大都是這樣安排,表演完節目後,才趕回家去。

不過有些家離的近的,節目一演完,還能趕得上吃個年夜飯。

最後一次排練特別順利,沒有任何失誤,完美銜接。

所有演員和春晚節目組工作人員得以休息一天。

年三十這天終於到來,央視演播大廳內,全體人員各就各位,嚴陣以待。

所有工作人員都鉚足了勁,演員也全部在休息室候場,就等八點準時鍾聲敲響,春晚開幕。

晚八點,千家萬戶吃完年夜飯,都等候在了電視機前。

看春晚,對很多家庭來說,已經相當於是固定習俗一樣了。

好看也好,難看也罷,春晚的節目,也是後麵幾天的談資之一。

尤其是網友們,春晚還沒結束,一旦看激動了,也會乘著不愛看的節目間隙,馬上跑到論壇上去發帖吐槽。

時間終於跳到了八點整,在一個簡單的片頭播放中,春節晚會終於拉開帷幕。

上來第一個節目,是一個特別熱鬧的少兒歌舞節目,《玉兔迎春》。

今年是兔年,小朋友們穿著玉兔的扮演服裝,歡快的唱著、跳著,帶來了歡快的拜年氛圍,瞬間把春節晚會的節奏帶了起來。

兩分鍾的開場很快結束,四位主持人一起走上了舞台。

向所有觀眾說道:“觀眾朋友們,春節好!向全國各族兄弟姐妹們拜年了。”

底下一片歡騰,主持人繼續說道:“向所有軍人、武警、公安幹警和所有在節日期間堅守崗位的同胞們拜年;

向所有華人同胞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樂!”

幾位主持人一起拜年後,又是一個歌舞節目上演了。

《歡樂華夏年》,由部隊文工團的兩位著名歌唱家,演唱了一首非常喜慶的拜年歌曲。

在歌舞演員的歡快配合下,把春節的節日氣氛,完全烘托出來了。

而後,相聲節目、小品節目,著名歌唱家獨唱歌曲節目,輪番上場,精彩紛呈。

馮柯導演第一次擔任春晚總導演,雖然也想做很多創新,但也不能太天馬行空。

在很多傳統的潛規則下,也要遵循一些流程,這樣才能保證春晚的過程,不受太大影響。

比如一些傳統節目,還得要保留,歌唱家也得上幾位。

春晚收視率保障的小品、相聲演員,該請還得請,也不是什麼都能完全自己發揮的。

因此在春晚節目的舞台展現技術,以及一些自由性強的節目上,馮柯是乾綱獨斷,很有自己的想法。

尤其是在《大唐盛世》這個節目上,更是讓自己的意圖完全得到執行。

就是為了保證這屆春晚留下他的色彩,博得一個好的口碑。

奇點樂隊的演出,被安排在九點整。

他和大東他們,已經在等候區候場了。

由於是樂隊演出,他們的樂器什麼的得提前布置。

到時候,將通過升降舞台,直接把他們緩慢的升上去。

在升起能看見人的時候,他們的樂器就要開始演奏起來。

等完全升上去後,第一句歌詞就要唱出來。

春晚節目都是分秒必爭,每一個節點,都卡的死死的。

每個節目,幾乎都不能超時。

一旦超時,必然會壓縮後一個節目的時間。

在曆史上,甚至發生過,語言類節目超時,直接導致後麵某個節目,直接被取消的事情。

春晚的節目看點,央視在前幾天就開始宣傳了。

而且由於馮柯是電影導演,深諳電影宣傳的手法套路。

今年的節目宣傳,更是撩撥的觀眾,對好幾個節目都期待萬分。

秦川領銜奇點樂隊,將登上春晚舞台的消息,也早就已經宣傳出去了。

而且奇點樂隊將在春晚表演一首新歌,這個消息也是在年輕的觀眾中大範圍傳開。

得知消息的樂迷們,紛紛都在期待,九點整的這個時刻,期待奇點樂隊會帶來什麼樣的新歌。

對於央視春晚來說,今年的節目口碑暫時還不得而知,可是這次的廣告收入,已經創下曆史紀錄,遠超往屆春晚。

馮柯這種老電影人,深知電影的票房,一大半和宣發有關係。

宣傳推廣做的好,票房有可能翻好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