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秦月兒的求助(1 / 3)

“三哥,這是打算學高麗國那邊,培養練習生嗎?”陳秋樺率先問道。

如果說盛世文娛一眾高管中,誰對這方麵最熟,那就非樺姐莫屬了。

從事藝人經紀職業多年,也沒少見一些娛樂公司培養偶像團體。

可是過去這些年,大都反響平平。

國內幾乎沒有成規模成係統的培養練習生的機製。

各大娛樂公司在這個方向上,都沒有投入過多資源。

不過高麗國的練習生模式,很多娛樂公司也都研究過,其實沒多少秘密。

之所以沒有什麼娛樂公司願意朝著這個方向發力,就是因為所謂的練習生,性價比實在是不高。

有培養練習生的資源投入,培養正常的藝人明星也夠了。

練習生的藝術生涯還很短,說不定一兩年就過氣了。

遠不如普通藝人的職業生命周期長,回報就更是低多了。

所以國內的娛樂公司大多也是玩票興致的去做偶像團體。

至今也沒有太用心往構建練習生培養體係發力。

為何高麗國會形成那麼成熟的練習生培養體係呢。

其實,這和國情也有關係。

高麗國麵積小,人口基數少,所以有天賦的潛在藝人,也自然會少很多。

可娛樂市場又需要大量的新人參與其中,於是就有了這種對藝術天賦要求不太高的練習生培養模式。

而華夏國幅員遼闊,人才濟濟,自然不缺有天賦的藝人,何必去費心去搞什麼練習生模式呢。

隨便挑,都能選出很多有天賦的藝人,無論是演員還是歌手,都是一抓一大把。

自然不需要像高麗國那樣,費盡心思去培養練習生了。

不過,市場對偶像團體也確實有需求。

尤其是高麗國、霓虹國這些年把這種偶像團體文化創造出來後,也是風靡整個亞太地區。

其實歌手團體早已有之,在歐美音樂市場也偶爾有男團女團這種組合形式。

隻不過都不像高麗國這樣,發展成了主流。

華夏國自然也一樣,一直也都是小眾。

所以陳秋樺才會有這一問,她還是沒明白為何秦川突然想做一個練習生的選秀節目。

秦川笑笑回道:“是的,秋樺,就是練習生培養的選秀節目。”

“三哥,怎麼好好的想起做練習生的選秀節目呢?

咱們不是應該繼續延續《樂夏》的勢頭,接著做一個音樂綜藝嗎?”紀方寧問道。

秦川解釋道:“《樂夏》還在播出,後麵演唱會還需節目熱度支持,樂隊音樂文化推廣,也還需要繼續發酵。

不能自己作個同類節目出來,衝淡《樂夏》的影響力。”

“三兒,那為何不做個歌手的選秀節目呢?”大東也開口問道。

秦川繼續解釋:“歌手選秀,本質上還是音樂綜藝節目。

就算要做,也要等《樂夏》的影響力發展到最大效果後再說。

而這個練習生選秀節目,本質上其實是個真人秀節目。

除了舞台表演的內容外,其實都算不上音樂綜藝節目。

這才是我確定做這個項目的原因。

因為不會對《樂夏》產生很大衝擊。

而且偶像團體文化,在高麗國和霓虹國這些年的推廣下,也到了要開花結果的時候。

國內大好的市場,總不能空手讓給他們吧。”

“三哥,我同意。確實偶像團體文化,在國內是一片空白。

市場對這方麵的需求也越來越熱。

咱們自己做,總好過把市場讓給高麗國和霓虹國的娛樂公司吧。”陳秋樺率先同意道。

大東又問道:“那就培養一些好了,也沒必要做個綜藝節目啊。”

秦川再次解釋道:“以前像高麗國那樣,培養練習生都是公司自己負擔成本,而且成團率也不高。

如果做成選秀節目,不僅成本可以被節目分攤,還能直接讓偶像團體未出道就先紅起來。

連培養,到宣發,再到粉絲運營,一個節目全部搞定,可謂是一舉多得。”

“三哥,可是我看你這個節目策劃,還打算邀請其它娛樂公司的藝人來參與。

那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紀方寧說道。

秦川再次解釋道:“無所謂,辦這個綜藝,主要還是為了捧自己公司的藝人出道。

每一季節目結束後,一旦成團,所有藝人都要優先和我們公司簽約一年。

一年內的所以藝人收益,都歸我們公司所有。

而且偶像團體的品牌都在我們手上,一年後,即使其它公司把人領回去,他們也無法使用品牌做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