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在友誼的星空裏 告訴你一個秘密
一
從步入學堂的第一天開始,他就如一朵僻幽的山花,在漫漫的人海中,無關風塵地開謝著。沒有人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也沒有人想去解開這個毫無價值的謎團。
他渴望走進他們中間去,與他們一起在溢滿草香的校園小徑上歡笑,一起簇擁著放下學,一起逃課到遙遠的西山上抓魚。在旁人看來,這都是些平凡至極的事件,可對於寡言自閉的他來說,卻是一連串閃亮而又模糊的夢。
站在懦大的群體裏麵,他時常感覺自己像一塊玻璃。譬如,清晨做廣播操時,站於他身前和身後的兩位同學,總能將眼神透過他的身軀,嘰嘰喳喳說笑不停;譬如,在全班自由調整座位時,即便等其他同學都選定了,他再緩慢進入,也還是改變不了一人獨占課桌的局勢;譬如,有人在課堂上傳紙條,快到達他所在的位置時,別人寧可叫應他前麵的同學,也不願順手把紙條給他......
他開始閱讀很多關於交際的書籍。書上說,得有勇氣打開自閉的大開,向別人袒露你的誠意,這樣,別人才會由衷地接受你。於是,他決定在某個午後,獨自走上講台上,慷慨激昂地和台下的同學們說:“我想和你們做朋友,可以嗎?”
為打開這扇自閉的門,他做了很多努力。他甚至知道,深呼吸和自我暗示可以排除內心的恐懼和緊張。
一個流光四射的午後,他耷拉著頭,穿過走道,欲獨自登上講台,他想,他該說出自己的心聲了。踏上講台的一課,他感覺瞬間氣血翻湧,險些無法喘息,凝神尋思,趕緊在眾人的一片驚愕中拿起黑板擦,急速轉身,化驚恐為力量,猛烈地擦黑板。
二
體育課上,老師讓做一個名為“抱團”的遊戲——眾人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圈,不斷奔跑,老師站於中間,等混亂之時大說一個數字後,眾人迅速抱團,每團的人數必須與老師口中所說的數字均等,要不,就判為輸家,得出一個有新意的節目。
不管老師說“5”還是說“6”,他都是輸家。很多次,他想要衝入人群之中,與他們抱成一團,卻每每都被決絕冷漠的眼神擋了回來。
那個原本他決定打開心門的午後,成了他一生的傷痛。站在風塵呼嘯的操場上,他從未如此絕望過。看著那些嘲笑的臉,他忍住淚水,遊戲了一下午,也被罰唱了整整一下午的《明天會更好》。盡管很多人到後來不願再看他的節目,可仍是沒有辦法。隻有他一個人輸,並且,他隻會唱這一首流行歌曲。
後來,他在眾人的噓歎聲中完成了最後一次表演。那個夜晚,他伏倒在門窗緊鎖的書房裏哭得忘乎所以。幾近天亮的時候,他給班主任寫了一封綿長的求助信,希望能通過老師的 幫助來獲得同學的認可。哪怕,一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