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章 花開彼岸錦繡天(1 / 3)

茫茫東海之巔,一塊素來與世隔絕的廣袤土地上,這裏千百年來不與世間交通,無數生靈平靜地經曆著生老病死,安詳而又悲壯。

變化從十幾年前開始,最初是寥寥幾條殘破的船隻靠了岸,上了這片土地,他們為眼前一切震驚莫名,而後欣喜若狂。再往後,外來的船隻越來越多,船隊越來越龐大。他們孜孜不倦探索著這一片近乎沒有邊際的土地,每每為了一個新的發現而歡喜無比。

這群人在沿海建立起了村落,集鎮,而後便是城池!他們發現這一片土地上的人根本不需要為了生計而發愁,隻要放一把火,燒掉茂盛的森林,便能得到大批良田,越來越多人選擇在此定居下來。

這裏沒有大型的牲畜,所以在他們到來之前,也沒有馬車之類,甚至連車輪都沒有!越來越多的新奇事物被發現,他們開始興高采烈改造這一片新土地!

這裏新建造起的城池都以他們家鄉的城池來命名,聊解思鄉之苦。靠近海邊的幾座城池中,尤以應天城建造的最為雄壯,也是他們主要的聚居處。

今天,應天城來了一隊旅人,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由於這裏原本沒有牛馬之類的牲畜,而要渡過茫茫大海將牛馬運輸過來近乎不可能,所以僥幸活過來到達新大陸的牛馬如今是新大陸最為高昂的奢侈品,許多人甘心用開墾的百頃良田去換取一匹已經不堪用的老馬或是老牛。但是,這一群人竟然奢侈到用馬來拉車,頓時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人們雙眼中雖然流露出貪婪之色,但卻沒人上前爭搶,在這背井離鄉的遠方,他們唯一的底線便是絕不殘害同胞!

數輛馬車漸漸接近城門,而在應天城門前,則有一群氣脈悠長的勁裝漢子在凝立等候。見此一幕,人們心中皆震驚無比,因為這群人在應天城中地位極高,正是由於他們一次次悍不畏死擊退那些密林中衝出來的紅皮膚原住民,這些人才能在此落地生根,安居樂意。尤其那位白發蒼蒼的老道士,在人們心中更是近乎神明一般,僅次於大明神武皇帝的張三豐張真人!

看來,他們所等待的必然是一群極為了不得的大人物!

馬車到了城門前,從最前方馬車裏走下來一名氣度儼然的中年人。這中年人三縷長髯,身穿明黃袍服,舉動之間似乎都貴不可言。

一待此人出現,以張三豐為首的一幹人便快速走上前,行參拜大禮,同時高呼道:“草民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已經將近知命之年,趙禹身上早褪去了年輕時的銳氣,最近這些年韜光養晦,氣度益發深不可測。見眾人大禮參拜,他疾行數步上前攙扶起張三豐,而後才環顧眾人一眼,朗笑道:“如今我也是草民一個,諸位這般大禮參拜,當真折煞我了!”

張三豐卻笑道:“陛下雄才大略,不隻將韃虜趕出中原,光複我漢家河山,更是為我漢家子民開辟新篇章,尋找到這樣一塊生息之地,如此功績,古之聖皇都有不及。大家拜得不是你這人,而是你做的這許多事!”

趙禹兩手攙扶著張三豐,笑道:“十數年不見,真人益發健朗了,這份養氣養身的功夫,當真無人能及。”

張三豐卻擺手笑道:“陛下謬讚了,老道活到如今這歲月,見識到這許多旁人無緣得見的奇事奇景,多活幾日,少活幾日,也無甚關係了。不過能在大限來臨前再見到陛下一麵,也算再無憾事了。”

趙禹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皺,疾聲道:“真人可是有了感應,大限將要來臨?”

張三豐卻擺擺手,對趙禹輕聲道:“如今陛下養氣功夫與我也相差無幾,應當明白,我們這些人,若想死賴在這世上不肯走,總是有法子延續幾年天命。可是,這些年來,我瞧著身邊人一個個故去,膝下徒兒如今隻剩下梨亭與聲穀,心裏著實疲累,已經不想再熬下去了。”

趙禹聞言後,心中禁不住感歎幾分,說實話,他心中何嚐又沒有這樣的悲涼感觸。這些年,他在中土送走了殷天正,送走了楊逍和韋一笑等一幹曾同甘共苦的明教老兄弟,心境也著實有了一些阻滯。如此才決定將這江山交給後代,自己則與妻子們周遊天下,要在有生之年瞧一瞧這錦繡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