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兵率軍趕至巴南城,四周卻空無一人。韓曉兵見後,心中很是疑惑。韓曉兵怕出意外,隻好先退卻。此刻,喊聲大起,伏兵齊出。為首的一員將帥,乃是秦海龍。秦海龍說道:“韓曉兵,已經等候你多時了!”韓曉兵不敢戀戰,往回逃走。秦海龍見後,不去追趕。韓曉兵正逃間,側翼殺出一隊人馬來,把韓曉兵大軍截成兩段,大殺了一陣,兵卒損折大半。韓曉兵敗逃至一品村附近,又遭遇一支軍隊圍堵。為首的一員大將,乃是康祥鍾。康祥鍾大喝道:“韓曉兵,你的死期到了!”說完,康祥鍾領軍剿殺韓曉兵人馬。經過一番拚殺,康祥鍾揮起一斧,把韓曉兵劈成兩半兒。手下將士數百人,被殺個精光。康祥鍾整頓兵馬,同狄良一起回軍。秦海龍為避其銳氣,迂回至敵人後方。圍魏救趙突襲巴南,牽著韓曉兵鼻子走。最終,大軍慘敗,主將韓曉兵被斬殺。秦海龍調集兵馬,去綦江與孫振宇軍會合。再派一個小卒,去報知王教主。
王衝把兵馬駐紮在長壽湖,準備進攻方大剛那裏。方大剛聞知後,便令周博凱率軍抵抗。王衝兵馬途徑涪陵,被周博凱軍隊擋住。王衝率軍猛攻城池,周博凱出城迎擊。一場混戰過後,教主王衝揮起一刀,斬殺周博凱。手下軍兵,被商州軍殺得大敗。王衝率軍數萬,奪下涪陵城。王衝整頓兵馬,火速進攻方大剛那裏。
秦海龍與孫振宇合兵一處,從綦江城出發。為了確保萬無一失,孫振宇率部將正麵進攻永川城;秦海龍領手下迂回敵人後方,打得他們措手不及。分調已定,各自去了。孫振宇率部過江津至永川,秦海龍領軍過江津至璧山到永川。永川城守將鄭元龍,見是孫振宇兵到。鄭元龍見到孫振宇,便想起殺弟之仇。率領全城之兵,出城剿殺。鄭元龍正與孫振宇,兩軍陣前激戰。秦海龍率軍數萬,偷襲了永川城。鄭元龍見城垣危急,慌忙回師解救。孫振宇見鄭元龍潰敗,揮師追擊。趕至城下,上麵豎起了大旗。鄭元龍見大勢已去,心知無力挽回,轉身要走。孫振宇將鄭元龍軍隊困住,雙方大戰了一場。鄭元龍身負重傷,死在亂軍之中。其餘手下兵卒,俱都棄械投降。秦海龍和孫振宇合兵一處,安撫了這些降兵。秦海龍派出一個兵卒,報知王教主。孫振宇說道:“巴南城是敵人屯兵積糧之地,若奪下巴南,便切斷了他們後方供應。再請王教主率軍猛攻營地,用不了多久便會突破。”秦海龍聽後,便派人將此計告知王教主。
方大剛在中軍大營,與眾將商議退敵之策。此刻,小軍跑來報說:“大帥,巴南城被敵人攻占!”方大剛聽後大驚,便派岑泰領五萬人馬,去救巴南。王衝大軍一連攻了數日,也不見方大剛出城。王衝心生一計,主動將軍隊後撤。到了深夜,王衝令軍隊守護行營四周。暗地裏,派人連夜挖掘地道。數十天過去了,方大剛手下見王衝等人並不出擊。以為膽怯不敢來犯,漸漸放鬆了警惕。方大剛正要領軍出城時,城中大亂起來。王衝見後,便下令全軍猛攻城池。方大剛揮舞兩條鋼鞭,縱馬與兩員副將在亂軍中拚殺。王衝揮舞長大刀,縱馬擋住方大剛。大戰了一場後,方大剛殺開一條路,同兩員副將走了。雖然方大剛兵敗,但卻無人敢阻擋,不愧堪稱是“小霸王”。至此之後,整個重慶地界賊寇全部掃清。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章分解。
————(中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