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真是能裝啊(1 / 2)

徐甲道:“於吉是一名修道之人,生於三國時代,經常往來於江浙一帶,術法精深,極其不簡單,著有《太平經》,乃是道家學派的點睛道學,直到現在,《太平經》依然是道家學派的教科書,地位非凡。”

藍秀禾問:“於吉也是三國時代的高手?華佗不也是嗎?他和華佗相比,誰厲害呢?”

徐甲道:“單純從修為上來講,當然是於吉更厲害了,華佗是從醫入道,於吉可是由術入道,於吉是宗師級,開門立派的人物,和華佗不在一個層次上。”

“宗師級?”

藍秀禾嚇的心肝噗噗跳:“於吉這麼厲害?真要嚇死人了。”

徐甲道:“當然厲害,不過,人無完人,於吉雖然修為高深,但卻愛惜名譽,肆意炫耀,最終引來殺身大禍。”

藍秀禾眨著眼睛,興衝衝道:“壞大叔,你給我講講唄。”

這小妞,最愛聽故事。

徐甲一邊往裏走,一邊講解:“當時,孫策平定江東,創立了吳國,當時一片混亂,國事不舉,朝野上下,有很多人不服孫策的領導,百姓們也欺負孫策是外來人,對他不服氣。孫策此人性如烈火,鬱悶不已,漸漸生病。”

“可是,於吉在孫策的地盤上卻非常有名望,那個時候天下大亂,缺醫少藥,百姓過得貧苦,生了病,買不起藥,隻能等死。於吉煉化符水,治病救人,解決了瘟疫,廣受百姓愛戴,甚至於,對他的崇拜超過了對孫策的崇拜。於吉所到之處,眾人行跪拜之禮,視於吉為仙。於吉此人性子驕傲,喜人吹捧,看到百姓對他這麼愛戴,心裏美滋滋的。”

聽到這裏,藍秀禾蹙眉,搖搖頭:“於吉這麼做,是不是有點太招搖了?”

徐甲點點頭:“你說到點子上了,於吉雖然救了許多人性命,積德行善,但就是因為過於招搖,物極必反,引來了災禍。”

藍秀禾問:“是殺身之禍嗎?”

徐甲點點頭:“當時,孫策身體不好,謀士建議請於吉給孫策治病,可是,於吉不來,要孫策親自登門。孫策也是性子高傲之人,想到自己是一國之君,這個於吉居然在他麵前裝B,哪裏會容忍?寧可身體每況愈下,也不去登門拜訪於吉。”

“可是,有一天,孫策在城門樓前聚集眾將,大肆封賞時,於吉穿著一身道袍,從城門前經過,一幫百姓本來正圍在城樓前,聽孫策激情洋溢的宣講,但見到了於吉,呼啦啦圍上去,向孫策跪著下拜磕頭。神情之謙恭,讓孫策看了無比嫉妒,因為那些百姓對孫策也沒有這麼朝拜過。”

藍秀禾接話:“孫策因此暴走了?”

徐甲搖搖頭:“沒有,孫策畢竟是一國之君,雖然性子急了點,但畢竟是國軍,要講究大體,隱忍不發,想等著於吉過去,在舉行大典。”

“可是,哪裏想到,孫策手中的一幫謀士和大將也呼啦啦圍了上去,爭相朝拜於吉,於吉也欣然接受了,享受得理所當然。”

藍秀禾撇撇嘴:“這下孫策要暴走了。”

“當然,孫策可是有名的小霸王,哪裏能容隱自己的臣子去跪拜他人?這簡直是在蔑視他至高無上的權威。”

徐甲道:“孫策勃然大怒,立刻以‘妖言惑眾,蠱惑人心’的罪名,將於吉給抓了起來。”

藍秀禾很疑惑:“於吉不是會道法嗎?怎麼會讓孫策抓住?”

徐甲搖搖頭:“這就是於吉的驕傲了,他自認自己沒有做錯,也不逃,就是和孫策叫板,當場就向孫策叫板:你怎麼把我抓起來的,就得怎麼把我放出來。可是,孫策是那麼驕傲自負的人,又怎麼會服軟,一怒之下,將於吉押入了死牢。”

藍秀禾吐了吐香舌:“這兩人一樣的驕傲,針尖對麥芒呀。”

“說得好,就是針尖對麥芒。”

徐甲接著說:“再後來,事情鬧大了,全城的百姓聽說於吉被押入了死牢,一窩蜂的跑到城門前跪下,給於吉求情,而且,還痛罵孫策是個昏君。”

“孫策本來沉寂幾天,已經消了氣,想著隻要於吉認錯,就放了她。但沒想到百姓們心中隻有於吉,卻沒有國君,心中憤恨,又很無奈,更害怕於吉動搖了國本,一怒之下,召集術士,將於吉給殺了。”

藍秀禾努努嘴:“於吉死得冤枉啊,他雖然自負驕傲,但做了那麼多的好事,救了那麼多人,最後卻被殺了,可惜,可惜。”

徐甲道:“於吉死於驕傲自負,實在可惜。不過,孫策本來身體有恙,殺了於吉,更犯了孽,陰德受損,後來帶兵打仗,明明可以躲過毒箭,但卻偏偏躲不開,死於毒箭。但其實因果輪回,孫策哪裏是死於毒箭,根本原因,是死於於吉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