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子大眼瞪小眼,洛嵐收拾好吃食,就看見景彥釗,景逸驍和景致已經端端正正的在窄小的客廳坐好了。
看見洛嵐過來,坐在一旁的景致,開心的從椅子上跳下來,就朝著洛嵐跑過去。
將洛嵐拉過來,一把按在景彥釗身旁的椅子上,自己則是悠哉悠哉的爬上了景逸驍旁邊的椅子。
景逸驍本以為自己這次妥妥的會和洛嵐坐在一起,沒想到又被景致這個小家夥破壞,心情變得無比陰沉,看向景致的眼神都多了幾分哀怨。
洛嵐深呼吸了好幾次,還是無法忽略身邊這兩個大人之間微妙的氣氛,隻能低頭刷手機。
自己私信給那個調音技術大v的帖子已經被公開,雖然技術這種東西,觀眾的關注的人十分小眾,但是奈何洛嵐最近的關注度太高。
跟她相關的東西都會格外受人注意,帖子被成千上百的轉起,名字就是——嵐雅雙人組合的神奇發現。
這個帖子開頭像公布了洛嵐當初私信他,發給他的原聲錄音。
整個帖子沒有特別的指向,隻是通過嫻熟的操作,將原聲調音,然後完成現在發行的版本。
技術貼本來就意在教授剪輯方式,剪輯技巧,所以行文工整,而且沒有特別的情感指向,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技術貼本來隻被小範圍傳播,但是因為運用的素材是現在當紅的嵐雅組合新出的歌曲,所以被一部分歌迷發現之後,開始轉載。
技術貼的波及範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懂行的人看到了,整個操作過程之後發出了質疑。
通過對音色,音域,演唱方式,各方麵的分析,都可以得出結論,第一份作品,大部分是由洛嵐來完成的,隻有幾個小小的和音裏麵有洛詩雅的聲音。
不僅如此,洛詩雅簡單的幾句和音裏麵,她的演唱也並不出色,甚至出現了明顯的走音,全靠後期調節,才形成了最終發行的唱片。
更加令人震驚的是,經過調音師的操作之後,最終發行的作品,與原版發行的唱片音色幾乎無差別,幾乎可以說是一模一樣。
許多不帶感情色彩的旁觀者,心裏不約而同都有一個疑問——這首歌到底是誰完成的?明明一個組合的作品為什麼會有一個版本,隻有洛嵐的聲音,而洛詩雅隻唱幾句。
更有許多樂評人,可以很肯定的看出,官方發行的《紅昭願》當中,調音的痕跡十分明顯,甚至洛詩雅的聲音都有些失真。
特別是歌曲中有幾個高音花腔的部分,唱法明顯是洛嵐平常喜歡用的。
洛嵐雖然平常並不擅長與粉絲互動這一類,但是她的性格也注定了她的粉絲大多是事業有成的人士或者是精英群體。
越來越多的專業分析被拋出,一個疑問也在人們心中破土而出——一直裝柔弱裝作被打壓的洛詩雅,是否真像傳聞中所說的那樣不堪一擊。
如果如此,為什麼每次被抨擊的總是洛嵐而不是她?
相反,她占據著最好的資源。
但是如今看來,甚至連團隊的歌曲都有可能不是她自己完成的。
表麵上看起來溫柔無害的洛詩雅,真的是那樣單純嗎?
洛嵐的那些花邊新聞,又有多少可信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