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多米諾思維(3 / 3)

寄種子的,原來是一個年逾古稀的老太太,那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愛花人,當年,她看到那則啟事後,便怦然心動,不顧8個兒女的一致反對,就動手迎接挑戰,起初,她撒下的,是一些最普通的種子,經過精心照料,一年之後,金盞花開了,她就從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出一朵顏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種子。次年,她又把它們種下去。然後,再從這些花中挑選出顏色更淡的花的種子,接著再栽種……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終於,在20年後的一天,在那片花園中,這位可愛又執著的老太太,終於看到一朵期盼已久的白色金盞花,那花兒呀,似雪如銀,白極了——一個連專家都解決不了的大難題,卻在一個不懂遺傳學的老人手中,就這樣迎刃而解,這,不是天大的奇跡嗎?

傳說,有兩個小和尚分別住在相鄰兩座山上的廟裏,山之間有一條小溪,他們每天都會在同一時間下山去溪邊挑水,時間一久,他們便混熟了。

突然有一天,左邊山上的和尚沒有下山挑水。一個星期過去了,一個月過去了,仍不見他的蹤影。

右邊山上的和尚,決定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等他來到左邊山上的廟裏後,不禁大吃一驚,因為他的朋友正在練太極拳,而且精神很好,一點不像一個月沒喝水的人。

練拳的和尚帶著右邊山上的和尚走到廟的後院,指著一口井說:“這五年來,我每天做完功課後,都會抽空挖這口井。一個月前,井口終於冒出了清水,我也就不必再下山挑水了,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練我喜歡的太極拳。生命本來就是一分一秒組成的,關鍵看你怎麼用。

加拿大醫師奧斯勒在醫學方麵有過很多貢獻,如,他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種血細胞(又稱血小板),醫學上以他的姓氏為名的術語有:奧斯勒結節、奧斯勒氏病。

奧斯勒是一個身兼多職而又極稱職的人,除了睡覺、吃飯外,他的每天時間,幾乎都排滿了,可是他又很愛讀書,這就產生了矛盾。為了從日常安排裏擠出時間,他給自己定下一個規矩:每天睡前,必須讀15分鍾的書。不管忙碌到多晚進臥室,就是淩晨兩三點鍾,他也一定要讀15分鍾的書才入睡。

每天15分鍾,積累起來是一種什麼概念呢?

奧斯勒是這樣計算的:一般人的閱讀速度,1分鍾大約可以達300字的水平,15分鍾便能讀4500個字,1周可讀3.15萬字左右,1個月讀完12.6萬字沒有問題。那麼,1年下來呢,這個閱讀量就高達151.2萬字之多了。如一本書平均以7.5萬字算,每天讀15分鍾,1年就可讀20本書。而奧斯勒這一睡前讀書15分鍾的習慣,整整堅持了半個世紀之久,共讀了8235萬字、1098本書!

“每天睡前15分鍾”使奧斯勒博學廣納,他這個醫學專家還成了文學研究家。這神聖的15分鍾賦予了生命另一種神奇,在這神奇背後,是一種積累的力量,是一種多米諾骨牌式一塊一塊的推進。

盛田昭夫說:“如果你每天落後別人半步,一年就是一百八十三步,十年後即十萬八千裏。”中世紀一個著名的宗教哲學家曾說:“量,是決定一切的根源。”

當我們回顧完以上事實,掩卷而思,就會發現,原來,多米諾思維要說的,就是量變引起質變的道理。在這個世界上,你不可以忽視任何一個微小的事物。往往,一個微小的東西,很可能就是改變大局的觸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