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多坎坷。但對具有卓越光明思維素質的人來說,苦難是人生的教科書,是一種難得的機遇,是引導天才成才、造就雄才英傑的卓越教師。苦難是造就天才的特殊課程。當然,這種課程往往是極不公平的。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就是如此。對於一個音樂家特別是鋼琴作曲家來說,沒有什麼比突然耳聾更大的打擊了。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在遭受命運一連串極不公平的打擊後,並沒有像常人那樣消極沉淪,而是勇敢地“扼住命運的咽喉”,用他那靈巧的雙手和非凡的音樂創作激情,從苦難中解脫出來,專心致力於鋼琴創作。他以驚人的毅力,譜寫出《命運交響曲》等一曲曲震古爍今、震撼世界而又昂揚奮發的偉大作品。在他澎湃激越的旋律中,人們聽不到憂傷淒苦的曲調,他的音樂作品洋溢的是偉大、崇高而又熱情奔放的光明之聲。這一曲曲不朽的音樂作品向世人證明,對於天才來說,命運的不公不能動搖他們鋼鐵般的堅強意誌,厄運和困境阻擋不了他們創新前進的腳步,挫折和打擊隻能增強他們堅忍不拔的偉大信念。對於偉大的天才來說,他們有著一種把厄運作為磨礪自己創新才能的難得課程,有著把“絆腳石”變成“墊腳石”的卓越情感智慧和非凡創新思維。

世界發明大王愛迪生的人生之路也不是一帆風順的,他耳朵失聰後,並沒有放棄自己熱愛的發明創造事業,相反,命運的不公反而增加了他從事發明創造的專心程度,在執著專一的創新實踐中,他終於以驚人的毅力取得了1200多項發明專利,成為世界公認的“發明大王”。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他上小學的時候,被老師看作是笨學生,大學畢業後,失業了一段時間,而且婚姻和家庭瑣事也經常困擾他,但這些都不能動搖他對物理學執著創新探索的堅定信念。功夫不負苦心人,愛因斯坦終於成為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在創新思維培育過程中,光明思維是一種善於使自己始終沉浸於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心理氛圍,使大腦處於活躍開放、正向求索的積極狀態,從而充分調動和開發自己的創新潛能並導向成功的思維方式。

在光明思維的照耀下,生命總會閃閃發光:

有一位美國女人自豪地說起寶貝女兒:

我10歲的女兒莎拉教了我動人的一課:她出生時腿上就少一塊肌肉,隨時都得戴著夾板。一個美麗的春天,她回家來告訴我,她參加了學校“運動會”,運動會包括很多賽跑及體育競賽。由於她的腳不方便,我絞盡腦汁要找些鼓勵她的話,一些不會令她失望的、一些我聽過名教練說給失敗運動員聽的話,但我還沒開口,她往上看我說:“爸爸,我贏了兩項賽跑!”我簡直不敢相信!然後莎拉說:“我占了一些便宜。”嗯,我早就知道,我想她一定有特別優待,譬如先跑……或者某種實質的優勢。但是,在我還沒開口之前,她說:“爸爸,我沒先跑……我所占的便宜是比別人更努力而已!”真令人感動,這就是我的寶貝女兒莎拉。

另一位美國婦女也滿懷欣慰地談起另一個小孩:

每當我對自己生命的缺憾感到失望時,我就想到小詹米。詹米參加學校戲劇的演出人員選拔,他媽媽告訴我,他一心一意想參加演出,但她擔心詹米不一定會被選上。參演角色公布那天,我和她到學校接詹米回家,詹米衝向母親懷抱,眼中閃著得意和興奮。他大聲叫著:“媽,你一定猜不到,我被選來鼓掌和歡呼呢!”這些話一直留在我心中,成為生命中的鼓勵。這兩個孩子都有一顆明亮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