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英特爾麵試心得
劉莉莉:複旦大學管理學院2009屆本科畢業生
從2008年10月下旬至2009年三四月,一場接一場的校園招聘會將在滬上各大學展開。其實,校園招聘會並非應屆大學畢業生進入500強大公司的惟一途徑。我就是在錯過校園招聘會後,應聘進入英特爾的。
我是自己投簡曆應聘的,麵試順利一次成功。通過幾輪的麵試,我對英特爾的招聘麵試製度有了深入的了解。英特爾的招聘麵試製度相當獨特,希望大家能從我的麵試經曆中得到一些啟發。
我是複旦大學財務金融專業應屆畢業生,由於一些個人原因,直到5月初才開始找工作,此時校園招聘會早已落下帷幕。我在網上看到英特爾上海公司正在麵向應屆生招聘經理助理,設定的應聘條件自己都符合,便用郵件發出應聘信和簡曆。
一個月後,接到了英特爾的電話。這一個月中,我參加了幾次麵試,拿到了一家美國公司的Offer,但我還是期待著英特爾,希望能進入這家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工作。
1.英語關:電話測試對答如流
打來電話的不是英特爾的HR,而是我應聘部門的一位助理小姐。她用英語提問,問的都是常規問題,隻要英語過關不難回答。
她用英語詳細描述了經理助理的職位要求,問我是否確實應聘該職位,因為公司在外高橋保稅區,交通不太方便,免得麵試時白跑一趟——她表示正式員工上下班有廠車接送。我用英語表示雖然不是學管理專業,但對管理工作特別有興趣——事先我了解到英特爾的企業文化是重視員工對於工作的興趣,所以特別強調了這一點。電話測試進行了20分鍾,助理小姐對我的英語會話能力表示滿意,約我於兩天後去公司參加麵試。
電話測試時向我確認應聘職位這一細節,正是英特爾人性化招聘的體現。
英特爾麵試第一關一般總是電話測試,主要測試應聘者的英語會話能力,如果回答問題疙疙瘩瘩不夠流暢,這一關就過不了。英特爾對公司員工的英文要求較高。我所在部門的外籍員工占了六分之一以上,平時開會都用英語交流,來往文件也都是英文。
英特爾鍾情應屆大學畢業生。公司招聘的新員工,應屆生和有工作經驗者各占50%,這一比例幾年來沒有太大變化。
2.行為能力關:上班做的第一件事
兩天後的下午2點半,我準時來到位於外高橋保稅區的英特爾上海公司。一進公司就有點意外:辦公室員工的衣著都比較隨意,幾乎不見有男士穿西裝戴領帶,有女士穿職業套裝——這天我還特意穿了職業套裝呢!先填寫英文報名表,同時還有四五名應聘者,都是這個職位的競爭者,填完表格交給HR,HR馬上安排我們依次接受4輪麵試。
這一輪的麵試官是部門上一級的高級秘書,主要考察應聘者是否具備做好助理工作的基本素質。她問我為什麼放棄所學專業應聘助理工作,還問我對這一個職位有哪些了解等。雖然缺乏助理工作經驗,但事先早有準備,回答這類常規問題沒有太大困難。
“假設你已進入公司擔任經理助理,每天上班後的第一件事會做什麼?”她這樣問我——以後幾輪麵試中遇到的幾乎都是這樣的情景測試題。
我回答:“上班第一件事是收e-mail和信件,了解今天有哪些工作要完成,再根據輕重緩急把工作一件件列出來,按照時間順序排一個表……”這個問題主要考察應聘者的行為方式是否有條理,助理工作要求條理清晰。
3.溝通能力關:婉轉地和上司交流
這一輪麵試官是另一個部門的經理,他的問題側重於考察應聘者對於上下級和同級之間的溝通能力,全是情景測試題。有一個問題是這樣的:“上司讓你按照他的方法去完成一件事情,但你發現他的方法並不一定好,而你有更好的方法,這時你會怎麼做?”
我想強調上下級之間的溝通總是對的:“溝通最重要啊!我會盡量婉轉地和上司溝通、交流,直到他認同我的辦法……”
情景測試題大多沒有標準答案,麵試官從答案中考察我的人際溝通方式和溝通能力。
4.電腦測試關:熟練使用Excel製表格
這一關的麵試官是我應聘部門的一位經理,考察的是電腦操作能力。麵試官開門見山地說:“助理要有一定的電腦操作能力,請你就在這台電腦上用Excel做一個表格吧。”
用了不到20分鍾,我用Excel做成了一個表格,把他給的一些數據打了進去。他看了表格後沒有表態。雖然表格沒有做到百分百的完美,但自我感覺良好,至少可以打90分吧。
5.適應能力關:如何應對多個上司
這一輪麵試官就是我進英特爾後的部門頂頭上司。他在提問過程中同時也向我展示了英特爾的企業文化。
“英特爾的員工要同時接受幾位上司的領導,這是英特爾的特點。假設同時有三位上司向你布置三件事情,你該怎麼做?”這樣的問題對於沒有實際工作經驗的應屆生可能有點難,我的回答比較巧妙:“上司布置的工作要執行。我會將三件事根據重要性和時間性排序,然後一件件的完成。”他追問:“如果有兩件事在完成時間上出現衝突怎麼辦?”我回答:“我會向兩位上司說明,希望能調整完成的時間……我一定能適應英特爾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