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依霏一路走到鳳來樓,視線上挑,陰雲密布,雨下不止。
以前,大人們說晴空萬裏天氣好,她總不以為然,因為她覺得彩霞絢爛更加多彩,細雨蒙蒙更加詩意。前朝東坡先生不是說“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直到剛才,她好像有些明白了,風苦,雨苦,風雨更苦。
不過少女隨之又想開了“不經曆風雨,能見到彩虹?能有‘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灑脫?”
小鎮北邊的曆山深處,因為持續下雨的原因,一斷崖處竟然憑空多出來一條聲勢巨大的瀑布,如一條白練從天而降。
高山飛瀑下,必有潭水深。
瀑布底下是一座水潭,水並不太深,可能與這個瀑布時有時無有關。潭水中隱約有一兩隻螃蟹,橫著身子,來回爬行。
四周水氣彌漫,山頂細雨婆娑。
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和尚,正在站在水潭邊上,來回數著螃蟹腿。
小和尚呢喃道:“兩隻螯,八條腿啊”。
小和尚拍了拍自己腦袋,自言自語道:“我都數過九百九十八隻螃蟹了,加上這兩隻螃蟹,總計都有一千隻了,全部都是兩隻螯,八條腿啊,沒有一隻螃蟹是六跪而二螯啊?”
“難不成是聖人數錯了,還是說聖人別有用意呢?那也不對啊,即便是聖人,也不能把白的說成黑的啊。”
“嗯,可能真的是聖人數錯了。可見聖人也不全對。那師傅是不是也不全對呢?”
“既然師傅不一定全對,那師傅不讓我下山是不是也不對呢?”
站在水潭旁邊的小和尚,突然想到一個令人尷尬的問題。“師傅和我都是和尚,不是讀書人,幹嘛用讀書人的道理呢?”
“不對,不對,天下道理都是相通的,相傳佛祖最開始也學道啊。”
“算了,算了,不想了,反正也想不明白。”
“可遇到事情做不了決定怎麼辦呢?”
“遇事不決問佛祖啊?”
“可佛祖不答應怎麼辦啊?”
“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來。如來是誰?如來可以是一花,可以是一葉,也可以是一瀑布。”
“好的,這個主意不錯。交給瀑布來決定。”
“瀑布,我來問,你來答,如果你同意就點頭,如果不同意就搖頭。”
“瀑布,你同意我下山去找那個所謂的半個師兄不?”
瀑布無語。
“瀑布,小僧有苦衷啊,小僧修的是橫三世法,可老和尚一走,沒有人指點小僧,小僧到現在都還沒有入門。那半個師兄修的是豎三世法,已經修行大成,修出前世佛、今生佛、來世佛三個法相。雖然說橫豎有別,可師傅常說’法雖異,佛相同’,小僧就是想找到那半個師兄點化點化小僧。”
“你看你一直往下流,就算點頭了哈。”
突然,一陣風吹過來,瀑布在風中竟然搖晃了起來。
“師傅,好難啊,好難啊。”
突然,小和尚哈哈一樂:“這不算搖頭,不算搖頭哈。這算什麼呢?算什麼呢?嗯,算同意後,開心地扭秧歌,對,對,開心的扭秧歌。”
不過可能小和尚自己都覺得說服不了自己,於是又給自己打氣道:“師傅曾經說過,如果什麼時候我能一葦渡江或者一手斷江,就可以下山了。這裏沒有江,隻有瀑布,要不和尚我一指斷瀑布。算了和尚又不是仙人。還是一拳開瀑吧,可和尚我還小哈,要不三拳吧。可以的,可以的,就用三拳。如果三拳打開瀑布的話,就可下山;如果不能打開瀑布的話,那就再說。”
小和尚說幹就幹,深呼吸一口氣,手腕輕輕擰轉。
第一拳,先用五分力氣試試,試探一下瀑布下墜勢頭。
小和尚一腳踏出,地麵上怦然巨響,身形如一枝強弩箭矢迅猛衝向瀑布。
氣勢如虹,一拳砸去。
拳頭順勢穿透瀑布深處,但當和尚整個人幾乎越過瀑布水簾之時,小和尚的腦袋和肩膀被瀑布轟然砸中,整個人瞬間被一衝而墜,摔入水潭,過了好一會才冒出一顆光頭腦袋。
小和尚一拍潭麵,身形激射而出,穩穩站在潭邊。
小和尚隻覺得腦袋暈沉,於是想用手摸摸自己的光頭,剛要抬手,突然發現自己的肩頭和胳膊火辣生疼。好在小和尚這一脈並不像南宗那一脈,吃苦頭對小和尚來說是家常便飯。
些許小傷,雲淡風輕。
第二拳,小和尚用上了八分勁道,試圖以拳帶人,一股作氣破開水幕,擊中瀑布後邊的石壁。
隻可惜拳頭略微觸及石壁,整個人就又被山嶽壓頂一般的傾瀉水流,狠狠砸入水底。
小和尚再次從水麵露頭,返回潭邊。
小和尚強提一口氣,直直站立,屏氣凝神,擺出一個從古書上看到的古老拳架,睜大眼睛,望向天空,天地之間,別無他物,唯有拳頭所向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然後第三次出拳,怒喝一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