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山上山下之爭(1 / 2)

石歌公主一行人離開洞穴出口,開始往小山上走。

王喆一行人隨後來到洞穴之中,王喆調動氣機,感覺有些奇怪,然後對著鄒士奇說道:“鄒樓主、劉先生、沈祭酒,你們有沒有覺得此洞有些奇怪”。

三人均調動氣機,運轉自如,然後搖了搖頭。

王喆取出桃木劍,向空中一揮,一道璀璨虹光,直奔洞頂的天幕穹頂,砰然一聲,虹光碎裂,瞬間消逝。

劍氣不是自己力竭而碎裂,也不是碰到山洞頂部的石壁而碎裂,而是碰到了一道氣機。

王喆心中已然明白,當即聚音成線,對林英說道:“此處有山水禁製,有人以極大神通和極強陣法,構造出了一個小天地,讓人進得出不得。咱們一會留意一下,看看到底是什麼陣法。”

王喆並沒有把自己察覺到的情況對大家說出,不是想藏私,而是擔心大家剛一進到洞內,就告訴大家無法出去,絕大多數人的心境可能馬上就會出現問題。再者這種山水禁製,必須要有陣法幫扶,隻要找到這些陣法的壓勝之物,就可以破除陣法,解除山水禁製。

幾人開始加快腳步。

山下尋寶,各憑機緣和本事。

講究一個先來後到,先到先得。

一旦某人得到某件寶物,之後他人再想要得到,那就大有講究了。

要麼是得寶之人心甘情願贈送,要麼是與得寶之人進行交易或者交換。

當然,也可以黑吃黑,憑借實力進行硬搶。

一旦涉及到強搶,就有些麻煩了,因為你得分搶誰?

學習有些家粗製濫造的演義,上來不管對方是誰,也不分青紅皂白,就一味打殺,山上山下之人都沒腦子?都是傻子?

為了爭奪寶物,你能夠與一座王朝為敵?這個王朝會動用一切力量,讓你一輩子不得安寧。更何況在一座王朝的傾力追殺下,你這一輩能活多長?當年大嵩王朝的晁蓋等人因為搶了生辰綱,不也被大嵩王朝逼得落草為寇,上了梁山。哪怕到最後聚集一百單八的英雄好漢,數十位第七境大修士,在大嵩王朝緊逼之下,不也舉手投降了嗎?

為了爭奪寶物,你願意與一位山巔之人為敵?那這個人總有一天會問拳問劍於你。哪怕你是一座王朝又如何,你是一個皇帝又如何,我摧毀不了一座王朝,難道刺殺不了你一人,你能時時刻刻都讓無數的大宗師守在你周圍?就算殺不了,你在明我在暗,你日子會好過嗎?大金王朝大國師完顏希伊對著大遼王朝皇帝的那句話真的能當作兒戲?

所以山上山下行走之人,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輕言打打殺殺。

當然也的確有些人嗜殺成性,但最終絕沒有一個人有好下場。

這個道理,其實也是大金王朝金鑾殿坐在龍椅上的那一位,真正有所忌憚的。

他親眼見過自己的一個將侯被一個老儒生一招擊敗,他聽自己的父親講過完顏希伊大國師為救太祖爺爺而白衣變紅衣。

王朝與王朝之爭,爭的是國力,爭的是民心。

山上與山上之爭,爭的是氣運,爭的是邊界。

所以這次爭奪寶物,大金王朝絕不會出動軍隊。道理顯而易見,一旦出動軍隊,將使大金王朝與整個山上為敵。

王府和宗帥府的親兵當然不算。

大金王朝三年之前,向天下布告:其一,王府和宗帥府親兵不歸大金王朝調遣,不屬於大金王朝騎兵和步兵建製。其二,王府和宗帥府親兵不得超過八百人。其三,王府和宗帥府限製幕僚人數,不得超過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