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峰回路轉(1 / 2)

王喆說罷,劍氣外放,寫出了個“回”字。

中間洞穴之中,一個光彩奪目、璀璨異常的“回”字,募然出現在洞穴中央,久久不曾飄散。

袁依霏看著這個大字,有些疑惑不解,先看了看爺爺袁衍,然後又看了看李去病。

李去病看到了這個大字後,正在低頭思考,感受袁依霏看向自己的目光,急忙抬頭,兩人視線在空中交彙後然後迅速錯開。

袁依霏有些臉紅,輕聲問道:“這個字是什麼意思?”

李去病說道:“我剛剛也在想,大體上想到了兩層意思。第一層意思是回路的回,應該是寫字之人感覺到三個洞穴構成了一個回路,比如左邊洞穴的氣機調動會傳遞到中間洞穴,中間洞穴的氣機調動會傳遞到右邊洞穴,因為是回路,右邊洞穴的氣機調動又會傳遞至左邊洞穴。第二層意思是回信的回,寫字之人希望我們能夠通過這種方式進行交流。如果真是回路,那麼我們就能夠及時的進行回複。這樣第一層意思和第二層意思就能夠聯係起來了。”

袁依霏感覺李去病說的簡直不能再對了。

其實,不隻是袁依霏,包括李讚、姚仲山、姚文中、姚文華等人,都覺得李去病幾乎說出了這個“回”字想要表達全部意思了。

李去病撓了撓頭,然後繼續說道:“其實還有兩層意思,我有些把握不太準,其一是回去的意思,就是讓大家不要貪圖什麼寶物,趕緊從洞中撤出去;其二是回字的字形意思,大口裏麵有小口,感覺在說洞中陣中有陣。不過這兩層意思我不太能夠確定。”

李去病剛剛說完,袁衍、呂方,甚至陳木南都覺得,這後一層意思,應該是有的;不過前一層意思,應該是沒有的。

當然,這不怪李去病,因為李去病並不知道這個“回”字是重陽真人王喆用劍氣所書,而以王喆之性格,絕對不會半途而廢。

陳木南本想對著李去病解釋一二,但考慮到時間和地點都不太合適,隻得作罷。

不過,陳木楠心中極為歡喜,李去病的成長其實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期,甚至都有點讓他懷疑是不是在看那些家寫的演義。

陳木南非常慶幸當時在三顆流星下墜的方向中,選擇齊魯大地,而非另外兩個方向。

此時呂方、袁衍、李讚、姚文中四人相互看了看。

陳木南用餘光瞥了下四人,然後嘴裏碎碎念著:“天靈靈、地靈靈,求菩薩保佑、聖人顯靈,他們看不見我,看不見我……”

四人目光不約而同地看向陳木楠。

陳木南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說道:“看道士我幹什麼,道士我鬥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寫字就更不會了。呂老頭,你不是雜家掌教嗎?你們老祖可是有‘一字千金’的說法。來來來,你來寫……”

呂方有些無奈,這都哪跟哪啊,斷章取義。當年老祖說的是“若有諸侯遊士賓客,能在老祖編纂的那本《呂覽》之上增損一字者,獎予千金”,又不是隨便用筆寫一個字就價值千金。

不過呂方倒是沒有怎麼計較,要是這點事情都計較,那這輩子計較得過來嗎?

於是呂方拿出湖筆,調動氣機,在空中寫了一個“回”字。隻見“回”字寫的顏勁柳骨,四四方方,霞光流動。

但呂方卻覺得有些奇怪,這次氣機調動竟然沒有氣機倒灌。很快,呂方就知道了原因,原來自己左手之上,不知道何時多了一張青色紙張的朱書符籙。

呂方當時就差點淚流滿麵,因為他太知道這張符籙的意義了。

相傳道祖西出函穀關留下五千言,至聖先生弟子記錄至聖先生言行,用的都是這種青紙朱砂。

當年雜家老祖富甲天下,編撰《呂覽》時卻搜尋天下也沒有找到這種青紙,後來沒有辦法。於是懸掛在鹹陽城門之上那部《呂覽》,用的是當時西域宗門聖地“玉都城”出產的仙家羊脂玉簡。

玉都城的羊脂玉簡,極為珍貴,不單單是材質極為稀有罕見,而且這羊脂玉簡能夠浸潤道心,防止心魔。

所以山上山下上門求取之人極多,以至於求不到而偷而搶之事常有發生,所以導致玉都城弟子極其擅長廝殺,而且這個宗門聖地還出過一位第八境的大能。如今玉都城更是成為了西域道門領袖,在西域山上山下贏得了“新拜天官上玉都,紫皇親授五靈符”的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