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東漢文學家王粲的賦作。此賦主要抒寫作者生逢亂、長客居他鄉、能不能得以施而產生鄉、懷國之情和懷不遇之憂,表現了作者對動亂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和平統一的希望,也傾吐了自己渴望施抱負、建功立業的心情。作結構,語言平易雋永,寫景抒情融為一體,用事懷自然渾成,從柔曼,一往情,是建時抒情小賦的代表性作。

作稱

作者

王粲

創作年代

東漢

作出處

《文選》

文學體裁

快

導航

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鑒賞作者簡介

作原文

登茲樓以四望兮1,聊暇日以銷憂2。覽斯宇之所處兮3,實顯敞而寡仇4。挾漳之通浦兮5,倚曲沮之長洲6。背墳衍之廣陸兮7,臨皋隰之沃8。彌陶牧9,昭丘10。華實蔽野11,黍稷盈疇12。雖而非吾土兮13,曾何足以少留14。

遭紛濁而遷逝兮15,漫逾紀以迄16。情眷眷而懷歸兮17,孰憂之可18?憑軒檻以遙望兮19,向風而開襟。平原遠而極目兮,蔽荊山之高岑20。逶迤而修迥兮21,川既漾而濟22。悲舊鄉之壅隔兮23,涕橫墜而弗禁24。昔尼父之在陳兮,有歸歟之歎音25。鍾儀幽而楚奏兮26,莊舄顯而吟27,人情同於懷土兮28,豈窮達而異心29。

惟日月之逾邁兮30,俟河其未極31。冀王道之一平兮32,假高衢而騁力33。懼匏瓜之徒懸兮34,畏井渫之莫食35。棲遲以徙倚兮36,白日忽其將匿37。風蕭瑟而並興兮38,天慘慘而無色39。獸狂顧以群兮40,鳥相鳴而舉翼41。原野闃其無人兮42,征夫行而未息43。心淒愴以發兮44,意忉怛而憯惻45。循階除而下降兮46,氣憤於胸臆47。夜參而不寐兮48,悵盤桓以反側49。[1]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茲:此。關於王粲所登何樓,向有異說。《文選》李善注引盛弘之《荊州記》,以為是當陽城樓。《文選》劉良注則說為江陵城樓。按賦中所述“挾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長洲”和“昭丘”的置,應為當陽東、漳沮二水之間的麥城城樓。

聊:姑,暫。暇日:假借此日。暇:通“假”,借。銷憂:解除憂慮。

斯宇之所處:這座樓所處的環境。

實顯敞而寡仇:此樓的寬闊敞亮很少能有與它相比的。寡,少。仇,匹敵。

挾漳之通浦:漳水和沮水在這裏會合。挾,帶。漳,漳水,發源於湖漳,經當陽,與沮水會合,經江陵注入長江。通浦,兩條河相通之處。

倚曲沮之長洲:彎曲的沮水中間是一塊長形陸地。倚,靠。曲沮,彎曲的沮水。沮水發源於湖康,經漳。當陽,與漳水會合。長洲,水中長形陸地。

背墳衍之廣陸:樓是地勢較高的廣袤原野。背:背靠,麵。墳:高。衍:平。廣陸:廣袤的原野。

臨皋(gāo)隰(xí)之沃:樓是地勢窪的濕之地。臨:麵臨,麵。皋隰:水邊窪之地。沃:可以灌溉的水。

彌陶牧:陶朱公所在的江陵。彌:。.陶牧:春秋時國的範蠡幫助王勾踐滅吳後棄官來到陶,自稱陶朱公。牧:郊外。湖江陵有他陶朱公墓,故稱陶牧。

昭丘:楚昭王的墳墓,在當陽郊外。

華實蔽野:(眼望去)和實覆蓋著原野。華:同“”。

黍(shǔ)稷(jì)盈疇:農作物遍田野。黍稷:泛農作物。

:實。吾土:這裏作者的故鄉。

曾何足以少留:怎能暫居一。

遭紛濁而遷逝:生逢亂到處遷徙亡。紛濁:紛亂混濁,比喻亂。

漫逾紀以迄:這種亡生至已超過了十二年。逾:超過。紀:十二年。迄:至。

眷眷(juàn):形念念不忘。

孰憂之可:這種憂誰能經的住呢?,承。

憑:倚,靠。開襟:敞開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