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東漢末年詩人曹操創作的一首言詩,《步出夏門行》的一章[1]。這首詩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時,用飽蘸浪漫主義激的大筆,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景;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畫了高山大海的壯闊,更達了詩人以景托誌,胸懷下的進取精神。全詩語言質樸,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

作名稱

作

曹操

創作年

東漢末年

作出處

《曹操集》

文學裁

言詩

快速

導航

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鑒賞作簡介

作文

東臨⑴碣⑵石,以觀滄⑶海⑷。

水何⑸澹澹⑹,山島竦峙⑺。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⑻,洪波⑼湧。

日月⑽行,若⑾出中;

星漢⑿燦爛,若出裏。

幸⒀甚⒁至⒂哉,歌以詠誌⒃。[2]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臨:登上,有遊覽的思。

⑵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元207年秋,曹操征烏桓勝回師時經過地。

⑶滄:“蒼”,青綠色。

⑷海:渤海。

⑸何:多。

⑹澹澹(dàn):水波搖動的樣子。

⑺竦峙(sǒngzhì):高高地挺立。竦,高。峙,挺立。

⑻蕭瑟:樹葉秋風吹的聲音。[3]

⑼洪波:洶湧澎湃的波浪。

⑽日月:太陽和月亮。

⑾若:如同,像是。

⑿星漢:銀河,河。

⒀幸:慶幸。

⒁甚:非。

⒂至:極點。

⒃幸甚至哉,歌以詠誌:樂府歌結束用語,不影響全詩內容與感。為太值慶幸了!就用詩歌來達心誌吧。[4]

白話譯文

東行登上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海。

海水多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樹木和百草叢生,十分繁茂。

秋風吹動樹木發出悲涼的聲音,海中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銀河星光燦爛,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產生出來的。

我幸運,就用這首詩歌來達自己內心的誌。

創作背景

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安十一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餘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烏桓首領蹋頓,屢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不在安十二年(207年)毅決定北上征伐烏桓。後來在田疇的引下,小用計策。大約在這年八月的一大戰中,曹操終於取了決定的勝。這勝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奠定了年揮戈南下,以實現統一中國的宏願。而《》是北征烏桓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5]

作鑒賞

整賞析

這首詩是曹操北征烏桓勝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作,詩人借大海的雄偉壯麗景,達了自己渴望功立業,統一中的雄心偉誌和寬廣的胸襟。從詩的裁,這是一首古詩;從達方,這是一首言寫景詩。

“東臨碣石,以”這兩句話點“”的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拓而來。“觀”字到統領全篇的作用,現了這首詩境開闊,氣勢雄渾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