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了,劉洪的大帳內還是燈火通明。
劉洪伏在案上,對著案上的紙張勾勾畫畫,思考著天下大勢。
按照他對曆史的了解,下個月劉淵就要稱帝了,繼而開始進取中原,爭霸天下。
劉淵乃是匈奴首領冒頓單於後代,南匈奴單於於夫羅之孫。
後來八王之亂,司馬家諸王紛紛以武力奪取政權,政權更迭頻繁,可謂是城頭變幻大王旗,你方唱罷我登台。
當時天下大亂,盜賊蜂起。匈奴人秘密推舉劉淵為大單於,意圖趁司馬氏親骨肉間相互殘殺,天下動蕩之際,建立國家、複興祖業。
匈奴複國攻略?
匈奴人派他呼延攸到鄴城,將秘謀的內容告訴劉淵。劉淵非常高興,向成都王司馬穎告假,請求回家治喪,未果。於是劉淵讓呼延攸先回去,告訴族人招集五部人眾,會同宜陽的諸多胡人,表麵上宣稱響應司馬穎,實際上卻是要圖謀叛變。
當時,司馬穎對劉淵極其信任,任命他為冠軍將軍,甚至加封為盧奴伯。
其後,並州刺史東贏公司馬騰、安北將軍王浚,擁兵十萬起兵進攻鄴城,討伐司馬穎。宿衛軍不能抵擋,劉淵趁機向司馬穎獻策,借口要邀請匈奴五部兵馬前來助戰,司馬穎非常高興,於是任命劉淵為北部單於、參丞相軍事。
劉淵認為,漢朝統治天下的時間久長,恩澤深入人心。自己又是漢朝劉氏的外甥,外甥繼承舅舅的基業,天經地義,於是自立為“漢王”,追認並尊奉蜀漢後主劉禪,以此來聚集天下人望。”於是,遷都到左國城,建造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祭祀,北方各族飽受金潮壓迫,紛紛響應,不到二十日就聚集人馬五萬有餘。
於是劉淵憑借手中兵馬,於是進據河東,攻占蒲阪、平陽。接著,定都蒲子,河東、平陽屬縣莫不望風歸降,並州刺史司馬騰也被趕走。上郡四部鮮卑陸逐延、氐族酋長單征、東萊人王彌以及石勒等人都相繼投降劉淵,劉淵頓時勢力大增。
劉洪現在很焦慮,就在昨天,到中土進行貿易的船隊回來了,帶來大量的情報消息,中土的曆史就像滾滾東去的大河,一絲不苟的沿著曆史走向疾速奔流,與記憶中的分毫不差。
如果按照這個走向繼續下去,劉淵稱帝後,下一年,其勢力就會兩次攻打洛陽,並且會在第三年攻陷洛陽。
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了,不能在這裏虛度光陰了。
不管是和歐家推諉扯皮,還是和父親辯論道理,對於劉洪來說,都是對生命的浪費,不光是對自己生命的浪費,更是對中土千千萬萬漢人生命的不負責任。
亂世之中,命如螻蟻,人不憐,我獨憐之。
必須得想個辦法擺脫控製,既要擺脫父親對自己權力的控製,也要擺脫歐家對鋼鐵的控製。
劉洪看著眼前的地圖,慢慢將目光鎖定到北方。
自一個月前回到軍營後,劉洪就派出幾十隊斥候,不斷向北打探這個自己不熟悉的世界,基本摸清了北方的情況。
目前龍興城的位置,相當於後世關東平原的南側,在龍興城北部,還有著廣袤的平原,在這塊土地上,降水豐沛,土地肥沃;
平原的北部是巨大的山脈,山脈之上森林密布,河流密集,河水落差極大,且資源豐富,就在這張圖上就繪製著十幾處裸露著的鐵礦、銅礦和煤礦,日本地殼活動頻繁,山體活動經常將礦石翻出地表。
劉洪已經在心裏繪製出了未來的藍圖,在這塊被他稱作“北地”的區域內,要土地有土地,要河流有河流,要資源有資源,要動力有動力。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隻要他再有足夠的人力,“北大荒”變“北大倉”指日可待。
第二天,懷揣這自己經天緯地的夢想,劉洪再次來到中軍大帳,找到他的父親,將一本手劄恭敬的放在父親案頭。
劉智打眼一看,手劄封麵上工工整整寫著四個大字。
“定北策。”
劉智不禁大為疑惑,定什麼北?
當即打開手劄閱讀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