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比武(1 / 2)

劉洪繞過馬廄,踏入後麵的院子。

院子裏並無多少房屋,隻有最北邊是一座道觀,其餘都是空地,整整齊齊碼放著四個兵器架,其上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樣樣齊全。

院子裏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身穿一件紫繡花戰袍,手持一柄精鋼八麵劍,正在與一個護院武士刀光劍影、你來我往的相互喂招,少年劈砍刺擊,一招一式,毫無半點兒疏漏。

劉洪看著少年疾風驟雨般的精妙劍法,不住點頭。兩人刀劍相交,叮叮當當的金鐵交鳴聲不絕於耳,武士劍法大開大闔,如狂風卷地,少年在刀鋒之下騰挪轉移,遊刃有餘,反而穩穩占據上風。

武士連出數十刀,都近不得少年的身,刀法步伐開始有些慌亂,突然少年一個鷂子翻身,一劍遞出,將武士手中之劍挑開,等武士回過神來,少年的劍已經橫在他的脖頸上了。

看到如此精妙的一劍,劉洪忍不住喝彩道:“好!真是好劍法!”

少年聞聲收劍,長身而立,見院門口同樣站著一個身材魁梧、麵容俊朗的少年,麵露欣喜,問道:“兄台也懂劍法?”

劉洪拱手作揖道:“在下是鄭府馬奴,跟隨大小姐到貴府做客,實在當不起兄台二字,倒是攪擾公子雅興了!”

少年笑了笑道:“兄台不必客氣!我姐弟二人雖出身士族,但沒有那麼多規矩,但凡意氣相投者,不分高低貴賤,必以兄弟相稱。”

劉洪又作了一揖,暗道:魏晉時期,門閥觀念最盛,俗話說“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這少年公子行為做派,絲毫沒有傳說中的儒雅,反倒是頗有些江湖草莽氣。

少年抬眼望了望劉洪道:“觀兄台身形,健壯魁梧,肌腱發達,想必也是習武之人,不知可否討教幾招?”

劉洪自從與山賊一戰負傷後,一直在鄭家喂馬,再也沒動過刀劍,此時也頗為技癢,但是顧慮到目前的身份,有些猶豫不絕。

少年見劉洪猶猶豫豫,半天不答話,佯怒道:“兄台莫不是看不起小弟,覺得小弟功夫粗淺,不願賜教?”

劉洪看著少年,緩緩說道:“公子言重了,隻是刀劍無眼,在下不過是鄭府一介奴仆,倘若無心傷及公子貴體,怕是難保小命。”

聽聞這話,少年爽朗的笑了起來:“小弟自幼習武,至今未逢一敗,在滎陽郡也算是小有薄名,人稱‘陽武小季布’。兄台若能擊敗我,小弟非但不會加罪兄台,反而會敬佩兄台,若是兄台能將我打傷,那小弟更會將兄台視為自家兄長。”

劉洪聽得少年已將話說到這般地步,隻好拱手答道:“既然如此,那在下也就不再推脫了,權當陪公子活動活動筋骨。”

少年聽劉洪答應比武,大喜道:“兄台倒也是個爽利人,小弟習武多年,長兵刃中善使偃月刀,短兵刃中善使八麵漢劍,不知兄台善使什麼兵刃?”

劉洪暗道:沒想到這小子還能使偃月刀,印象中曆史上隻有光武帝劉秀雲台二十八將的岑彭和三國時期的武聖關羽使用過這種兵刃,今日要好好跟他過過招,也嚐試一下偃月刀的威力,是不是真的像演義中寫的那樣。

思慮完畢,劉洪答道:“在下長兵刃善使戟,短兵刃善使環首長刀。”

少年聽罷,眼神也變了變,偃月刀、長戟都屬於不常見兵器,看來鄭家這個奴仆也非等閑之輩,於是笑道:“我院中沒有戟,兄台可在這裏另外挑選一件合用的長兵刃吧!”

劉洪掃量了一遍,見兵器架上果然沒有長戟,隻有一杆頗為粗重的鏨金虎頭鐵槍。他伸手將槍取了下來,掂了掂重量,也有六七十斤上下,揮舞了幾下,對少年道:“公子,既然此處無戟,我就用這把槍跟你切磋切磋吧!”

見劉洪手中揮舞的長槍,一眾武士不敢相信的睜大了雙眼,少年的眼神也開始流光溢彩,開口讚許道:“兄台果然非同尋常,這杆鏨金虎頭槍,乃是星鐵鑄造,重逾七十斤,是一柄不可多得的神兵利刃,除了小弟,曆來還沒有人能舞得動,我現在開始有些期待和兄台交手了。”

少年走到兵器架,取出一柄厚重的偃月刀,左右橫掃一刀,將刀拖在地上,做了個邀請的姿態。

劉洪單手持槍,猶自巋然不動,少年拖刀向劉洪疾奔而去,奔到劉洪身前六七步距離時一躍而起,使了個力劈華山,偃月刀自上而下重重劈下。劉洪見重刀劈來,也不閃避,雙腿一墜,穩穩的紮了個馬步,雙手橫舉鐵槍,格擋住了力重千鈞的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