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風波起(2 / 2)

“不需要最高的公爵,伯爵即可。微臣以前尚有戰功未曾兌現,可用於換取世襲罔替的條件。”

“可,不過需你明日上朝親自上奏折。不然於理不合。”

“好”說完,李沐轉身就往禦書房外走去。

剛準備走出禦書房之時太宗喊住了他。

“你可想好了,這樣可能會讓李默卷入當年那件事的是非漩渦之中。”

“他需要有自己的勢力,這樣起碼是非來臨之時會有自保之力。而不是像我當年那樣被無情的當做棄子。”

“當年之事你還在怪朕嘛?你我兄弟一場,我以為你會明白我的苦衷。”

“明白不代表接受,現在我與陛下隻是君臣關係。往事不必再提。陛下若無事,微臣這就先行告退了。”

隨後太宗臉色陰晴不定的坐在禦書房,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

如今的神牧國正值盛世,連著十年來的風調雨順,民富心安。民力正是強盛之時,而作為中原中心中央集權之地的中都,更是號稱有史以來最為繁盛的城池。

李默跟方...老前輩正在中都最大的酒樓,祥福酒家吃飯,樓下說書人正在說那十八年前的中原戰事,可不就是自己老爹嘛。雖說聽李沐說的耳朵都起繭子了,不過在說書人繪聲繪色的訴說之中,聽起來確實比李沐那枯燥的演講要有趣的多。

這時,聽到樓下一人突然出聲打斷道:

“那燕王打仗確實算得上是用兵如神,堪稱軍神名副其實。不過做人這一方麵,簡直就是不當人子,犯下的罪孽簡直就是罄竹難書。不說那戰時的殺人如麻,駐京觀已滿足個人虛榮之外。就說那上任北境三州這些年來,從北境三州傳來的消息來看,燕王強搶民女,搜刮民脂民膏。簡直就是無惡不作,以至於北境民不聊生。雖說傳言有誇大之疑,但是如此之多的流言蜚語恐怕並未空穴來風啊各位。我等身為神牧國讀書人簡直就是羞於此人為伍!”

這時旁邊有人附和道:

“這位兄台高見,燕王的行徑簡直與蠻族無異。在我看來,燕王能夠擔任北地的統領,定是蠱惑了當今聖上,我等讀書人當為民請命,當以萬民書恭請聖上下旨斬了此獠。還我天朝一個朗朗乾坤,還我北境同胞一個朗朗青天。”

這兩人邊說眼神確是有意無意的掃了李默這邊,李默見狀頓時了然。

敢情這些人是衝著自己來的,不過自己昨日剛到中都,城中百姓應當沒這麼快知道燕王來了中都才對。應當是與自己老爹有仇或者說是不希望自己好過的那些勢力派來試探自己的了。不過天子腳下這些人不敢明目張膽的來,所以用這些下三濫的手段比自己下場。若自己是個血氣方剛的少年或許就中招了,到時候估計便是世子殿下當街行凶,就算最後不能真的把自己怎麼樣,但是起碼也會讓京城的人覺得傳言不虛。有其父必有其子,兒子都敢在天子腳下當街行凶,那當父親的還有什麼不敢的?

虧的自己兩世為人,沒有上當,現在嘛就當看戲好了,反正這些年來京中對自己老爹潑的髒水也不少了,不差這一點半點的了。

而剛才的兩人看到李默沒有什麼表示之後在繼續慷慨陳詞的羅列幾狀燕王的作孽之外,看到一些普通民眾也沒有什麼表示之外隻得悻悻然的坐回自己的位置。

中都百姓作為天子腳下,對於一些朝內政黨的鬥爭心知肚明,這些年來一直都有。加上對燕王的言論一直不斷,所以早已見怪不怪。而且就算是真的,那又如何,受苦的不是畢竟不是自己。北境裏著中都距離遙遠,而且現在神牧國春秋鼎盛,那個燕王還真敢造反不成?

對於百姓的心思,兩世為人的世子早已心中有數。但是卻也不禁暗暗感慨,果然不論是哪個時代哪個世界,俠義之士總歸是少數的。

--------

中都某處府邸,一個中年男人聽到手下的彙報。嘖嘖稱奇:

“一個少年居然有如此沉穩的心性,有趣有趣。”

看了看躺在自己手裏酣睡的貓咪,喃喃低語:

“不過來日方長,總歸有機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