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級邏輯就是,機器人導師丁薇那麼喜歡“大白”,那“大白”就是好機器人,它們應該接納大白。
畢竟主人在家裏給它們灌輸過邏輯意識,那就是要取悅丁薇。
丁薇在它們的邏輯意識庫中,地位僅次於主人,現在下麵還要排一個“大白”。
所以,它們對張白的態度立馬變了。
就像是剛剛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這讓張白感到很新奇。
這就是機器人的社交邏輯,好玩的很。
正式上課的時候,原本空蕩蕩的大型教室,忽然用全息投影模擬出了不少的建築與設施。
完全惟妙惟肖,而且,還會有NPC。
這是某個社會場景,會發生某個具體事件。
正是要通過這些場景事件,來幫助機器人來解讀人類社會,學習作為一個機器人應該秉持的思維方式跟立場。
而且,同一個場景事件,會有無數個變量,從而產生無數條分支。
譬如狗眼機器人幫著主人在銀行取錢,正好遇到劫匪搶銀行,主人的兒子女兒被劫持成為人質。
是保全主人的錢跟劫匪大戰,還是要考慮主人是否重男輕女,正常機器人是想不到這裏頭無數彎彎繞繞。
但是有了這些場景事件,無數種假設,以及無數種複雜因素加入進來,機器人就可以學習到具體如何應對。
有時候機器人從頂層邏輯出發,結合次級邏輯作出的選擇,說不定就違背了人情世故。
張白秒懂。
這就是機器人學校的作用。
有了這種上帝視角,加上自己人類的靈魂,張白接下來上課就如魚得水、
“大白真聰明!”
“大白真棒!”
“好樣的大白!”
丁薇一直在表揚張白。
表揚的同時,時不時還會捏捏張白的臉蛋。
畢竟,大白的形象還是相當討喜。
這讓兩個狗眼機器人聽起來,更加堅定了剛剛更新的邏輯意識。
“你們要向大白學習!”
“尤其你們兩個!”
丁薇隻是隨口一句,但是兩個狗眼機器人卻無比認真。
畢竟機器人邏輯看來,向大白學習,跟大白一樣好,導師就會喜歡,評分就會高,主人就會開心。
於是這兩個家夥一直湊在張白旁邊,厚著臉皮要跟他學習。
“你們兩個有名字嗎?”
“沒有,主人還沒有來得及給我們取名字!”
張白很想翻白眼,看來這家裏有礦啊!
應該機器人很多的樣子,都沒有來得及取名字就送來學校。
“要不我給你們兩個取名字怎樣?”
“你們不說話,我就當答應了……”
張白當然知道隻有機器人的主人才有資格命名。
不過,他就是故意的,想要進行某種嚐試。
“你,叫奔波兒灞!”
“你呢,就叫灞波兒奔!”
“怎麼?給你們取了名字不開心嗎?”
“放心,你們主人給你們取了名字,你們就用主人的名字。”
“這個稱呼,是在我們三個之間的稱呼!”
張白在小心翼翼地進行邏輯輸出。
“這樣也好!”
“就聽大白的!”
張白忽然莫名感到自己像是跟兩個狗眼機器人建立了某種聯係。
很奇妙。
忽然,他發現,可以不用跟奔波兒灞跟灞波兒奔對話,而是可以直接接駁對方的電子意識流。
也就是說,可以像是傳音入密一樣,進行不為人知的交流。
而且,不會被機器人自帶的記憶係統記錄下來。
這個發現,讓張白開始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