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於恒(1 / 2)

於叔和劉姨都是蕭家的老人了,他們和蕭家人之間的關係就和親人差不多,彼此尊重,各司其職。在蕭姣心裏,於叔和劉姨是從小看著她長大的,一直照顧著她,比那些所謂的族親更親近許多。

於恒出生於南城邊上的一個小山村,小時候家裏經濟條件不好,父母離異,母親離開他們去了別的地方,自此以後,父親整日酗酒,地裏的活都靠於恒一個人來幹。他初中就輟學出來打工,來了南城,孤身一人來到城市裏,於恒什麼髒活累活都幹過,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十幾年了。直到有天晚上,他在手機上接了個代駕的單子,接的就是蕭錦餘。

那時候的蕭錦餘隻是剛一個畢業沒多久的大學生,初出茅廬,一心想創業,卻四處碰壁。好不容易遇到個稍微靠譜點的客戶,借了朋友的車出來應酬,結果除了被灌了一肚子酒之外,什麼也沒談下來。

兩個人年紀相仿,又同是天涯淪落人,一路上相談甚歡,交換了聯係方式,差點引為知己。後來他們也經常聯絡,分享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於恒也會給蕭錦餘提一些建議,告訴他一些社會經驗。

靠著少年人的一腔熱血和親戚朋友的幫助,蕭錦餘慢慢積累、經營,最終抓住機遇,成立了他的小公司,再一點點擴大規模,努力在城市裏站穩腳跟。於恒本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份穩定的工作,幹得還算有些起色,偏偏在這個時候,傳來父親重病的消息。為此,他辭了工作,花光了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隻為了能把父親轉到好一點的醫院。正當他走投無路的時候,蕭錦餘幫他填上了那筆手術費用,並且,由於蕭錦餘當時正在跟其他兩家公司競爭一筆生意,這筆錢的挪用讓他在緊要關頭失去了競爭機會,也因此承擔了不少損失,還承受了合夥人的不滿,一些工作夥伴也對他頗有微詞。雖然最後於恒的父親也沒能搶救回來,但於恒永遠記得蕭錦餘對他的恩情。

他決定加入他們公司,即使是做個助理、司機什麼的,能幫上忙也是好的。蕭錦餘勸他不如參加成人高考,重新回到課堂,多學些知識。但於恒覺得現在正是蕭錦餘事業發展的關鍵期,再說他如今身無分文還欠了一屁股債,哪裏有回去讀書的資本,也不想再欠蕭錦餘的人情,給他添麻煩了。

於恒從助理、司機做起,可以說是什麼都願意學,願意幹,不辭勞苦,不懂就問,跟著公司一起成長。蕭錦餘征詢過他的意見,想給他一點股份或是什麼職位,但於恒都不願意接受,等到蕭錦餘的事業邁入正軌,他就提出年紀不小了,想結婚生子了,要退出公司事務,隻給蕭錦餘當個專職司機。

劉佳和於恒來自同一個村,他們兩家隔得近,從小一起長大,劉佳家的情況稍微好一些,父母健在,對她這個女兒也說不上什麼不好,但因為家裏有個男孩,也供不起她讀書。農村裏窮,沒有普及教育,而且多少帶些重男輕女的思想,總覺得女孩將來就是要嫁人的,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