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一日成名(1 / 2)

碗中黑糊糊的龜苓膏被切成四四方方的小塊,淋了淡黃色的甜煉奶,看上去清爽極了。

薛明燁身份尊貴,還沒有在外麵小攤吃過吃食呢,小廝見此連忙說讓他試吃。

薛明燁卻拒絕了,親自嚐了一口,苦中帶甜,入口即化,爽口極了,是他從不曾吃過的東西。既新穎又美味,一下子就吃完了一碗。

吃完後,口中還回味著屬於藥材的甘味,渾身清爽。“好東西!這東西叫什麼來著?”

陶子陽見薛明燁愛吃,吊起的心總算歸位了,笑容也輕鬆了幾分。“此物名為龜苓膏。”

“這名字倒也雅,行,我現在過去跟他們說一聲,凡是有帖子的可以來領一碗品嚐。”

薛明燁嚐過此物,的確與眾不同,不說看在左清羽與夏靜月的臉麵上,僅這非同一般的吃食,就足以推薦給他人。

陶子陽大喜,又作了一長揖,鄭重說道:“多謝世子關照。”

“不必客氣。”薛明燁讓下人去傳他的話,他舍不得走,因為這攤上掛著的字畫,幅幅都是精品,令人心中生愛。

攤上所寫的一幅幅字,都是龜苓膏的功效,內容雖然說不上雅,但那字實則一絕。

更別提那一幅八仙獻膏圖了,足有五米長,一米高,八位仙人形態不一。或喜或笑或怒或嗔,衣著不一,身材高矮亦不一,無一相同。

除了八位仙人外,畫中仙宮如在雲霧之中,若隱若現。有仙鶴,有古鬆,還有牡丹盛放。

唯一有一處相同的是,八位仙人手中都捧著一份切得四四方方小塊的龜苓膏。隻是那盛放的器具不同,有的是銀盤盛放著的,有的是金碗盛放的,有的是玉碟盛放的……

薛明燁與君子社的公子們被這副畫吸引了所有注意力。

夏靜月的字流傳得比較多,皆因那天有十幾位小姐作詩,夏靜月抄了十幾份,可以分到的人不少。那些人再臨摹傳出去,就更多了。但她畫的遙安奔凡圖卻隻有一幅,據說後來傳著傳著,不知被誰奪了去,以至後來的人想見都無緣得見,被列為一大憾事。

沒想到眼前就有這麼大一幅八仙獻膏圖,讓他們盡管看個夠,他們如何不欣喜?

下人傳了薛明燁的話後,立即有交完卷子好奇過來的舉人來嚐這龜苓膏。

風雅的字畫,美味的龜苓膏,很快就吸引許多人前來,將擺攤團團圍住。

才子們圍著或是學字,或是觀畫,或是嚐膏,熱鬧非凡。

人一多,薛明燁等人看圖就不方便了,不禁暗惱,生恐這好畫被人給弄壞弄破了,更擔心以後再也欣賞不到此等好畫。

陶子陽機靈著,捧著一本畫冊送到薛時燁麵前:“這是夏姑娘親自寫和畫的成語故事,小人送一份給世子品鑒,望世子笑納。”

“成語故事?”薛明燁伸手接過。

陶子陽回道:“是的,這是與龜苓膏有關的成語故事。”

還有這稀罕物?薛明燁稀奇了,翻開一看,畫冊不厚,隻有幾頁,但上麵的畫畫得異常精美,字也多。

這是一則名為孔融讓膏的故事。

故事大概是:傳聞有一姓孔的大家族,族中子弟無數。有一個叫孔融的四歲孩子,有一天他得到了一碗龜苓膏,他卻舍不得吃,而是讓給了他的兄弟,長輩知道後都誇他有謙讓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