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安王不知聽了誰的建議,拉攏了許多商人過來。從那之後,安王就再也不缺銀子花,還時常給皇帝與皇太後送去些。
曆經十幾年,在安王的重用下,三個府城的商人地位越來越高,逐漸形成了現在詭異的風氣。
早在數年前就有禦史彈劾寧王奢靡之事,說他過於縱容商人。然而安王所得的銀子是分了一部份給皇帝與皇太後的,不巧,皇帝也是個喜歡奢靡的人,拿了安王那麼多銀子,豈會追究安王的過錯?何況他就隻有這麼一個弟弟,奢靡些又怎麼了?
再者,安王是皇太後最為疼愛的兒子,皇太後雖然不參政了,但人的名,樹的影,想彈劾安王,也得掂量掂量安王身後站著什麼人。
那位禦史彈劾安王不成,結果反被皇帝罷了官,緊接發生北蠻入侵等事,朝廷官員就不再關注這邊的事。
“月兒,天仙樓中,沈家仗財欺人,讓掌櫃趕人,這種事在臨江府是最常見的事。隻要有錢,在臨江府就可以為所欲為,可以淩駕於任何人之上,像任家這樣的巨商,幹些殺人放火的事就連官府也睜隻眼閉隻眼。”
夏靜月聽到這裏,氣憤難當:“這豈不是笑貧不笑娼?長此以往,如何得了?”
商人是功利主義者,本性逐利,就如夏靜月曾看過的書中所說那樣: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家就會大膽起來。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死的危險。
雖然這世上也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儒商,但在全民風氣之下時,又有多少本質善良的商人能保持這種品德呢?
最起碼天仙樓的事給夏靜月的印象十分的糟糕,不說沈大少奶奶,就說那些圍觀的觀眾,皆是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來欣賞別人的以勢欺人。
“安王如此行徑,三府的百姓和文人豈不是恨死了他?”夏靜月問道。
韓瀟指著紗窗外的,對夏靜月說:“你看。”
馬車不知不覺地出了城,在城門的一處平地上,站著許許多多的人。
夏靜月凝目望去,那些人大都是衣穿襤衫、麵黃肌瘦,整齊地排了幾條隊伍,一眼望去,怕是有近千人之多。
平地中間有一處高台,上麵掛了不少字眼,最明顯的就是施粥二字。
誰在施粥?
夏靜月剛生起這個疑問,就聽到廣場上領了粥的百姓對著高台跪拜起來,激動地高聲呼喊:“草民多謝安王妃殿下施粥,安王妃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隨著這一喊,人群呼啦啦地一片片跪倒,山呼海嘯地直喊安王妃千歲。
人群都跪了下去,夏靜月才看到隊伍最前麵的粥棚前,站著一個雍容華服的婦人。那婦人頭戴九翟冠,麵目慈祥,神態柔和,就是那安王妃了。
“今天是本妃最後一次給大家施粥了,為了讓鄉親們多喝一些,盡量照顧到更多的百姓,本妃決定連施三天。這三天,鄉親們盡可敞開了肚子吃,哪怕吃空了安王府,本妃也會讓鄉親們吃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