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書去後,顧幽擱下茶碗,又拿著團扇慢悠悠地搖著風。
夏靜月還說過,食物裏有一些東西特別容易誘發疾病,故而病人必須忌口。
這一些需要忌口的東西叫發物。
時間隔得太遠,顧幽已記不得哪種叫發熱之物,哪種叫發風之物了,但她的好記性讓她記住了不少需要忌口的食物。
當年她記下這些東西,隻是為了愛美,怕哪天受了傷,吃了那些發物傷口好得慢,怕它留疤了。
顧幽想著此時康王府裏的康王一定吃得很稱心嗎?那些發物,可都是美味的食物呢,正適合受了傷,胃口不佳的他食用了。
顧幽慢慢地數著漂亮的手指,想必三天後就能有效果了吧?
康王府。
事情正如顧幽猜想的那樣,甚至比顧幽想象中要更快。才過去一個晚上,康王中過箭的傷口就發癢發痛。開始時,康王以為傷口都會這樣,隻讓人換了藥就沒有多想。哪知過了兩天,傷口的範圍擴散得越來越大,開始發炎生膿,他才覺得不對勁。
傷口不僅不愈合,還呈擴大之勢,而且這傷口逐漸散發著一股臭味。康王驚恐之下,一腳將換藥的侍女踹倒地,“賤人,你給本王換的是什麼藥?”
侍女爬起來磕頭,惶然哭道:“殿下,這些藥都是太醫院送過來的,是宮裏最好的傷藥,奴婢上藥的手法也是按了太醫的吩咐。”
“那本王為何傷口非但不好,反而變壞?”
“奴、奴婢不知!奴婢這就讓人請太醫!”
康王已有不好的預感,喝道:“叫什麼太醫,讓長史給皇上上折子,將禦醫喊來!”
康王是親王,可以拿名帖去太醫院請太醫,但禦醫是有品階的命官,官階跟縣令相等,除了皇帝與皇後,按理說他人是沒有資格去請的。即使康王貴為親王,如果動輒就請禦醫來府,即使禦醫過來了,事後若是哪個禦史看康王不順眼,可以拿此事參他一狀。
皇帝經過幾天的調養,身子已好了許多,看到康王府長史遞來的折子,吃了一驚:“這是怎麼一回事?太醫不是來稟康王的傷口不大,勤些換藥,不用一個月就能好嗎?”
錢公公連忙回道:“康王說傷口有些發癢發疼,得請個禦醫過去看看方能安心。”
皇帝隻有這麼一個健康的兒子,馬上下旨點了一個禦醫去康王府。
禦醫到了康王府後,檢查康王的傷口,的確是惡化了。但用的藥沒有問題,換藥的手法也沒有問題。禦醫暗中奇怪康王的傷口怎麼非但不好反而變壞,查不出原因後,便給康王另換了一種金創藥,再開了一個藥方讓康王按時服藥。
康王怕死得很,依足了醫囑,勤換藥,準時喝藥,哪知道,傷口非但不好,反而更加嚴重。就連他的臉,原本隻是擦傷了層淺皮,上些藥就能好的,這會兒竟然也化膿了,還生了一個瘡。
如果您覺得《醫妃天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77/77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