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瀟一身武功天下無敵,內力已達到常人不能及的層次,即使已過花甲之年,仍然滿頭黑發,看上去,像是三十出頭的人。
夏靜月擅長調理,年齡比同齡人年輕二十多歲,與韓瀟站在一起,也沒見蒼老。但是,在健康上,她就遠遠不如韓瀟。
對於大靖,韓瀟已做到了能做到的責任,他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愧於韓家的列祖列宗。但對於他的妻子,他欠下的太多了。
他們相識於少年,那時,他身體不好,她就已經陪伴在他的身邊。
他要上戰場,她陪著他,迎著大雪紛紛一起去了平陽城。
他在前麵打仗,她緊跟在後麵救治傷兵。
不管他身在何處,隻要他回頭,總能看到妻子默默支持的身影。
文人學士都在歌頌他登基後的偉業,稱他是爍古耀今的一代聖君,可誰又知道,為了他的這一份帝業,她在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
他要改革,就需要無數的錢財,那是一個永遠也填不滿的窟窿。
她用盡各種辦法,發展大靖的行行業業,給他創造了無數的財富,也在側麵上,給他的改革帶來了正麵影響,用事實說服了懷疑改革的保守派。
她為他養兒育女,將一對孩子教得識禮節,明事理。
她謹記皇後職責,給大靖的命婦做了一個極好的榜樣。他若在朝堂與臣子發生矛盾,她會在後宅幫他緩解君臣關係。正因如此,有她幫忙穩定後宅,在他為帝這些年來,很少發生君臣離心的事。
她是成就他一生的女人,她為他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而他為她做的,卻太少了。
少年夫妻老來伴。
他老了,她也老了,就把這天下交給年輕人吧,他就陪著他的老伴,該玩就玩,該樂就樂。
相較於韓瀟登基時,先帝為了造勢,辦了一場隆重的禪位儀式。而輪到韓瀟禪位時,他僅僅下了一道召告天下的詔書,就將帝位讓給韓霂了。
當新帝登基大典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時,已經成為太上皇與皇太後的韓瀟夫妻悄悄出了京城。
歲月無情,在它麵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即使夏靜月擅長保養,但臉上也長了幾道皺紋。然而因為過得充實幸福,年老的她反而比年輕時多了幾分從容與溫和。
她挑起車簾,望著京城的方向,聽著一陣陣的鼓聲、鍾聲傳來,目光微微地凝了下。
放下簾子,她問車內翻看書籍的韓瀟:“今天是霂兒登基的日子,你真的能放下心來?”
韓瀟向夏靜月招了招手,放下書籍,斟了一杯溫茶送到夏靜月手上,“你呀,兒子都已經當爹了,還為他操心做什麼。打他出生,我就立他為皇太子,十歲之後,抱到朝堂上聽政,十五歲開始,幫著處理政事。到了二十歲,他就能獨擋一麵。倘若不是為了將改革的事做個盡善盡美,我早就把位置禪讓給他了。”
見妻子還有些放心不下,韓瀟隻想往後與妻子過二人世界,可不想妻子再惦記那臭小子,不,以前的臭小子,現在是個臭小老頭了。“若不是你說孩子太早成親對身體不好,讓兒子和孫子都要晚婚,如今,霂兒都能當爺爺了。他那麼大歲數了,會照顧自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