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普賢法師是得法高僧,聽了宓月的話也忍不住大吃一驚:“此言可真?”
“千真萬確,無一句誑言。”
“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普賢法師感觸良多,帶著圖稿離開義恩伯府後,還將這個事跡寫進了遊曆之中,並在往後的遊曆之中,將這個故事與佛法一起傳揚了出去。
還有兩天就是中秋團圓節了。
宓月再次洗手做羹湯,找來五種韓瀟愛吃的果仁,又找了幾個餅印出來,做中秋月餅。
剛炒好的花生仁、南瓜子仁、鬆子仁又香又脆,再加上核桃仁、芝麻仁,口感豐富。為了解膩,放入橘子皮切絲的青紅絲……
新鮮出爐的五仁月餅皮薄餡多,咬上一口,又香又脆。這月餅現做的時候最好吃,若是放久了,果仁不夠香脆,就影響了口感。
宓月低頭看到小宓熙眼巴巴的樣子,不禁笑了笑,掰了半塊放在碟子上,“慢慢嚼,果仁別整個吞下去了。月餅剛烤出來的,吃了容易上火,等會兒要喝些涼茶,知道嗎?”
小宓熙一雙笑眯眯的眼睛跟彎月一樣,聲音又軟又嫩,“知道了,阿熙最聽姐姐的話。”
宓月忍不住在小家夥粉粉嫩嫩的臉上輕輕捏了一把,再揉了揉他細軟的頭發。小家夥畢竟還小,月餅的果仁多又小,怕一個不留神小家夥噎著了,交待姚黃看著小宓熙吃。
月餅出爐的香氣遠遠飄了出去,宓崢跟一陣風似的跑了過來,臉上紅撲撲的,人未到就喊了起來:“姐姐做什麼呢?得給我留一些!”
“早就留下了。”宓月應了一聲。
經曆宓月的美食攻略,宓崢早不是以前那個陰沉沉,跟小狼崽似的凶狠孩子,對宓月也親昵了起來。雖然宓崢不像小宓熙一樣整天跟在宓月身後,但每天吃飯的時候都會圍著宓月打轉,話也說多了起來。
宓崢跟宓熙,有時就像兩隻吱吱喳喳的麻雀圍著宓月轉。
宓崢看到漂亮的月餅,伸手就去抓,不料剛出爐的月餅溫度非常高,燙得他直呲牙。即使如此,他仍然不肯放下手中的月餅。
真正餓過的人,被餓狠了的人,對食物總有一種近乎虔誠的執著。
宓月看到,氣壞了:“快放手!你的手還要不要了?”
上前用盤子接過宓崢手裏的燙月餅,拿起宓崢的手,手心已經被燙得一片紅色,幾個手指還起了水泡。
宓月又是氣惱又是心疼,往他頭上敲了一頭栗,“明知道燙,為什麼不鬆手?”
若是以前的宓崢,就是把手給燙脫了皮也不發一語,然而這時候,他看到宓月眼中的心疼,另一隻手不好意思地抓了抓頭,說:“我怕鬆手它就掉地上了。”
宓月聞言,暗暗歎了一口氣。他這意思,顯然是覺得食物比他的手重要,手燙傷了就傷了,但食物不能弄壞。
堂堂伯府二少爺為何對食物如此小家子氣?說起來,一半是原主造的孽。
宓月將宓崢的手按到水桶裏,讓井水散去他手中的燙意,看著他眼睛,鄭重地說:“阿崢,有姐姐在,你以後再也不會餓肚子了。所以,你要記住,你比一切重要,不要為了任何東西傷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