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皓華坐下後,將拐杖放在一邊,問起一事:“小月與眾公子約戰之事,父王怎麼看?”
楚王聽出慕容皓華話中有話,說:“你有話盡管說。”
慕容皓華從袖兜裏取出一本折子,雙手呈給楚王,說:“小月領著一班姑娘訓練,從一開始的震動之後,現在逐漸有了不同的聲音。”
一開始,反對的人極多,站出來聲討宓月與眾姑娘的行為。慕容皓華查了下,這些聲討的人,多是保守派一係的。
保守派一係最是食古不化,他們第一個跳出來反對是可預見的。
而除了保守派之外,民間還有另一種聲音,便是楚王這般想法的人,連女子都敢站出來抗爭了,男人卻躲在後頭,深感羞恥。這種羞恥使得民間漸漸生出一些聲音,對荊國發動戰爭的事,不再像之前那樣消極對待,而是漸漸有了一絲覺醒的跡象。
真正讓這種覺醒擴大化,且反應激烈的是宓月帶著眾少女在大街上,放倒了兩名公子哥的事。
若說之前是感到羞恥,覺得女人走到了前頭,那麼當街戰鬥之事後,對於男人來說就是真正的恥辱了。堂堂大男人,竟然連個小姑娘都打不過,還輸得那麼徹底,簡直毫無反擊之力。隻要是個男人,隻要是個有自尊有想法的男人,都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慕容皓華派人去查了不少消息出來,“兩個輸了的公子哥,據說回府後馬上找了武師來練,發誓要在十天之後贏下比賽,奪回臉麵。不止他二人,就連其他同伴也都找了武師,放言要在十天後參加比賽,打敗宓月。”
楚王看著手中的折子,深鎖的眉頭漸漸舒展了起來,“如此看來,王城多少有了些鬥誌。”
慕容皓華忍俊不禁說:“比之前好多了,不會都天真幼稚得寫詩護國。”
“辛苦阿月了。”楚王看完了折子,感歎說道:“阿月為楚國所做的事,遠遠超過了男兒。若阿月是個男子,楚國何愁不興?”
慕容皓華沉默了下,說:“依兒臣來看,十天之後的比賽,小月必是要重重地挫其銳氣,全麵地挑起男人的怒火與恥辱之心,再借機重提全民皆兵。”
有時候,怒火也是一種力量,更別提其中摻雜了恥辱,這種情緒會直接讓男人變得攻擊性十足。到時再將這種情緒轉移到荊國頭上,屆時——慕容皓華期待著全民皆視荊兵為敵的場麵。
隻要全民同仇敵愾,才能真正做到全民皆兵。
宓月所做的,是提前挑起仇恨之心,而不是等荊兵入侵,楚民被屠殺後,慘劇造成了才提仇恨。那時候,代價已經太大了。
“孤看你對阿月很有信心。”楚王合上了手上的折子,說:“那幫小姑娘跟著阿月學了沒多久的本事,這一次能贏是因為趁人不備。男人的力氣遠勝於女子,等他們跟武師學了本事,即使才學幾天,也足以用力量贏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