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們聽得似懂非懂,就連最聰明的王明芬也腦子不夠用了,皆因宓月跟她們說的這些,是她們從未聽說過的,然而聽上去又有道理極了,甚至令人驀然明悟。
王明芬悄悄地打量了宓月幾眼,暗中奇怪:阿月怎麼知道這麼多東西?都是歐陽神醫教的嗎?
離開這片沼澤之後,宓月很快就找到一條清澈的小溪。
她沿著小溪往前走了一段路,來到源頭,原來這水是從岩石下冒出來的泉水。
捧了一捧泉水,喝入口中,清甜甘醇,一掃路途之中的疲憊。
“這水好。”郭詩晴喝了後馬上拿水壺來裝水,說道:“我爹最喜歡喝茶,說喝茶除了要茶好外,還得水好。可惜此地離王城太遠,不然每日來此取水泡茶該多好。”
爬了半天的山路,又喝了一肚子的泉水,眾姑娘的肚子頓時餓得不行,一個個眼巴巴地看著宓月。
宓月抬頭看著附近,泉水潭邊有一片竹林,和風習習,清爽怡人。她取了匕首出來,走去竹林砍了一根竹子。
將竹子破開,宓月手把手地教姑娘們如何做簡易的弓箭。
弓與箭都做好之後,宓月又用竹子做了許多空竹筒,讓每位姑娘各帶上兩個。
江渝問這竹筒有什麼用處,宓月說:“要是一個水壺不夠用,這個竹筒可以拿來裝水,也可以拿來煮東西吃。”
一聽此物既能當鍋,又能做杯和碗,姑娘們不嫌重,又每人多拿了兩個。
回到那片有野雞的山頭,姑娘們已餓得不行,但為了弄口吃的,忍耐著饑餓,三兩結隊去獵殺野雞。
然而平時訓練一個個準頭倒是不錯的,但實際操作起來,怎麼也射不中野雞。二十多個姑娘,一共才抓到五隻野雞,其中三隻野雞還是扔了弓箭直接靠人多圍堵才抓住的。
好在宓月沒想第一天就讓少女們氣餒,她觀察了附近沒有大型野獸之後,就單獨鑽進林子裏。
正當眾姑娘苦惱著五隻野雞怎麼分,又怎麼做來吃時,宓月回來了。
她提著一頭幾十斤重的黃猄,肩上還扛著一根大樹枝,樹枝上結的是大梨子,明明是非常粗俗的村姑形象,但眾姑娘看在眼裏,隻覺得此時的宓月是最漂亮的、最偉大的,也是最親切可愛的!
江渝第一個撲了上去,“我的阿月,你簡直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要餓死了,快給我一個梨子!”
為了口吃的,江渝也是夠拚的了。
宓月摘了個梨子給江渝,也給每個姑娘分了一個。
姑娘們覺得,這是她們吃過最好吃的梨子了。就是平時不愛吃梨子的姑娘,也覺得這個梨子美味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