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找一個肯嫁的。”媚賢妃又獻著奸計,“臣妾多少聽了一些風聲,豫安王府與孫仆射走得近,兩家也有些意思。皇上,孫仆射是你的心腹大臣,一向以您為尊,您說讓他把孫女嫁過去,他敢不從嗎?讓皇長孫娶孫仆射還有一樣好處,孫仆射是您的人,往後自是站在您這邊的……”
“不行。”皇帝擺了擺手,說:“孫家的姑娘已經訂親了,是前日定的。”
“匆忙間,必是口頭訂下的,連庚帖都沒換。您召孫仆射入宮,讓他推了這口頭親事,把孫女嫁給皇長孫。”
媚賢妃施展渾身解數,把皇帝給說服了,並深以為然。若不是天色已黑,皇帝立刻就派人去宣孫仆射入宮了。
第二天,早朝剛結束,皇帝就把孫仆射宣到太極殿,言道要把孫家姑娘許配給豫安王。
孫仆射一愣,說道:“皇上,微臣孫女已經定親了。”
“朕知道,孫家與江家的兒女親事隻是口頭議定,尚未正式訂下來,庚帖也未換過。你跟江家商量一下,便說訂的是下麵的姑娘,並非是長孫女。”
皇帝多少還是要些臉麵的,先讓孫家給世人講清楚,再下旨賜婚,不然堂堂皇帝棒打鴛鴦,名聲也不好聽。反正孫家與江家都是大家族,底下未成親的姑娘少爺多的是,這一樁結不成,再結下一樁便是。如此,既全了皇帝的顏麵,事兒又辦成了。
孫仆射有些委屈地說:“皇上,京中未訂親的貴女不知幾何,您盡可給豫安王挑個更好的。”
“自是有更好的,但朕想要的是最放心的。”皇帝意味深長地看著孫仆射說道。
孫仆射跟了皇帝這麼多年,當年皇帝剛登基時,還是輔佐皇帝的老臣,哪裏不明白皇帝的心思?但為了疼愛的孫女,不得不硬著頭皮說:“皇上,這門親事是家中母親做主訂下的,訂的是母親娘家的孩子。隻怕微臣母親不願意推掉這門親事……”
“孫愛卿,難道朕的嫡長孫配不上你長孫女嗎?”皇帝危險地眯起了眼睛。
孫仆射連忙跪下,“微臣不敢。”
皇帝冷言說道:“此事朕主意已決,你若再推托,便是抗旨。”
話已至此,孫仆射哪敢再說半個不字?他是皇帝的心腹臣子,最不能失去的就是皇帝的信任了,別說皇帝讓他舍一個孫女出來,就是讓他全家去死,也不能不從。
從皇宮出來,孫仆射沉著臉回到孫府,找到老母親江氏,把皇帝的旨意講了出來。
江氏聽後勃然大怒,“已是定好的親事,怎麼能說退就退了?皇上的孫子是個寶,難道老身的曾孫女就是根草嗎?”
江氏絕不同意退親,立即喚了丫鬟過來,“把老身的朝服拿上來。”
穿上朝服,拿上入宮令牌,江氏直接進宮去了慶春宮。
皇朝流傳到現在的貴族世家,莫不是根深蒂固,樹大根深,他們家族的曆史甚至比皇朝還要悠久。
各貴族世家不僅旁支極多,姻親更多,每個世家都互相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