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月看了下人流如潮的香客,說道:“等散會後,咱們再在寺中留一留再走吧。”
到時人少了,路也好走一些。
周太夫人聽著有理,方才的情況,若是沒有製住馬,那馬撒起瘋來,不知有馬車會遭殃。“咱們就留一留,一道回去也有個伴。”
說罷,周太夫人又吩咐下人趕回定安侯府,讓定安侯再派些府丁過來護送。
宓月退後幾步,來到樹蔭下,黑猴悄無聲息走了過來,手中拿著一物,說道:“大小姐,這是小的從那匹馬的眼皮下找到的東西。”
那是一枚極小的繡花針,刺在其眼皮下,恨不得會令其發狂。
宓月問:“武昌伯府的人可知道?”
“小的估計他們也不知道怎麼一回事,武昌伯府護送的府丁不多,路人行人多,小的懷疑是歹人趁亂下手。隻是不知對方是針對武昌伯夫人,還是為大小姐而來的。”
“馬車上坐著的是武昌伯夫人?”
“坐著武昌伯夫人與她七歲的女兒,因受了驚,車夫又臨危逃脫,他們已經打馬回去了。”
宓月直覺感到事情是針對她而起的。
不過,武昌伯府應該不是主謀,對方再怎麼喪心病狂,也不會用伯夫人與幼女的性命來做套。
為謹慎起見,宓月說道:“事情還得再細查,派人與豫安王府說一下。”
路上發生驚馬的事,菩心寺的普濟住持也聽聞了,當宓月與莊家人進了佛寺,立即派人知客僧請入客堂之中。
周太夫人極信佛,一看到普濟住持,便說道:“還請住持施舍一張平安符,讓佛祖保佑我可憐的外孫與外孫媳婦。”
“阿彌陀佛。”普濟住持把配戴了十幾年的一串佛珠拿了出來,並對周太夫人說:“宓善人福祿雙全,吉人自有天相,遇事必會逢凶化吉……”
周太夫人聽得連連點頭,既然住持都這樣說,那宓月必是大福之人。她恭敬地接過佛珠,這佛珠是普濟住持在佛前供奉了許多年,沾有佛性,最是能逢凶化吉之物。若非她是為宓月討的,普濟住持絕不會將此詳物送出。
“宓姑娘,把佛珠戴上,平平安安,吉吉祥祥。”周太夫人把佛珠送到宓月麵前。
宓月接過這串佛珠,是上等的檀香木製成,共有九顆,上麵雕刻了極小的字,細看,竟是一篇心經。
九顆佛珠湊成一篇心經,光這精湛的手藝這串佛珠就價值不菲。更別提這是在佛前供過的,還是菩心寺住持養了十幾年的寶貝。“太過貴重了,還是還給住持吧。”
莊家二夫人與三夫人看得眼熱極了,但也知道這樣的寶貝不是普通人能消受得起的。二夫人走上來,親切地對宓月說道:“這是住持送的,宓姑娘戴著就是。來,我幫宓姑娘戴上。”
普濟住持也說道:“宓善人是對本寺有大恩的人,也是有大功德的人,區區一串佛珠倒是貧僧禮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