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著人馬回到楚王城,一聽宓月去了邊關,連休息都不曾直接趕路過去。
“皇祖母的生辰禮,咱們該準備什麼為好?”宓月收回他拿在手中的發絲,回頭問他。
蕭溍恍惚了片刻,說:“她近年潛心學佛,我們便送她一尊金佛吧。”
“除了金佛,再送幾本佛經吧,我去菩心寺求幾本在佛前供過的佛經。”哪怕皇後不會收他們夫妻的東西,宓月也要做到麵麵俱全。
第二日,宓月便去了一趟菩心寺,向住持求佛經。
普濟住持對宓月極為大方,把佛中珍藏的一本《金剛經》送給了宓月。這一本《金剛經》是慧空方丈的年輕時候抄寫的,用的是金墨,在佛前供了五十年。
皇後今年是五十一壽,送上一本供了五十年的佛經,含義極吉祥。且這樣吉祥的寶貝,不是有錢有能力就得到的,需要機緣。
送的不僅是吉祥的禮物,還是一份機緣。
宓月回到王府,特地找了一個刻上經文的檀木盒子裝上,與蕭溍準備的金佛放在一起。有這一本佛經,頂得過幾百本了。
中秋這一日,秋高氣爽,桂花香飄幾裏。
宓月穿上莊重的朝服,來到皇宮。
今日前來朝賀皇後的外命婦不知幾何,進了皇宮後排著的隊伍就極長。
宓月在內監的指領下,站在了郡王妃位置中的第一位。
站在她後麵的,是平遙王妃。
按皇朝宗室的冊封,親王隻有一個字,如穎王,湘王。而郡王則是兩個字,如豫安王,平遙王等。
平遙王妃朝宓月福了福身,“見過皇嫂。”
平遙王是三皇子湘王的嫡長子,隻比蕭溍小兩歲,但卻已經成親三年了。
平遙王妃後麵站著的是崇明王妃。
崇明王是二皇子穎王的嫡長子,比平遙郡王小了兩歲,成親一年多了。崇明王妃為崇明郡王生了嫡長子,這位小世子雖然不滿周歲,但極受皇帝與皇後的寵愛,自出生以來,帝後二人的賞賜跟流水一樣進了穎王府。
小世子是皇帝的第一個重孫,地位非同一般。而皇後向來視皇帝所出的孩子如己出,對這位名義上的重孫當然極為看重,哪怕二皇子與三皇子爭得再厲害,站三皇子這邊的皇後也對小世子疼愛有加。
崇明王妃生下第一個皇重孫,母憑子貴,極受帝後重視,便比旁人多了幾分傲氣,在看到宓月這位皇長嫂時也不放在眼裏,仿若不曾瞧見似的。至於二堂嫂平遙王妃,她更是從未放在眼裏。
皇後在長春宮先接受內命婦的朝拜,內命婦又分為後宮命婦以及宗室命婦。宓月是皇長媳,屬於內命婦。
皇帝冊封過的嬪妃有數十人,未出嫁的公主也屬於內命婦,有十幾個,但有資格去參拜的,是有封號的公主。
而出了嫁的公主,不管是大長公主還是長公主,以及公主,都屬於外命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