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宓月現在不缺錢,錢還多得很,但她曾經奮鬥了一世,知道錢花起來是何等的可怕。那一世,她想盡一世辦法,都填不滿那巨大的窟窿,最後幸好有穆王幫著到處抄家,這才緩解了不少。
支撐一個家,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是一個國家?打造一個盛世,何其困難。
不過這一世……
宓月搖了搖頭,沒再多想,將注意力收回來,往戲台上看了看。
樂師已在戲台後麵就位了,群僧已上戲台,盤膝而坐,雙眸微合,寶相莊嚴。
不用宓月提醒,底下的夫人小姐們便知道又來新戲了。
隻是這新戲是什麼?
怎麼又是和尚?
難道再表演一次千手觀音?
她們當然是歡迎的,哪怕再來三遍都不膩,隻是看著不像,這些僧人都是穿著僧袍的,且都是排列整齊地盤膝而坐,陣仗瞧著不小。
崇明王妃沒見過這陣仗,正要問宓月,這時,音樂響起來了。
舒緩的聲音帶著幾分禪意,調子一起就讓人心平靜下來,屏息以待。
眾僧開口——
一段艱澀的梵文悠揚地頌唱了出來,那朗朗入耳的節奏,流暢的樂曲,是眾人不曾聽過的曲調。
不是那纏綿悱惻的靡靡之音,沒有癡男怨女的相思哀怨。
這是一種全新的樂調,它平和,舒緩,讓人感覺到佛法無邊的大愛之情,仿佛再煩躁的心情都能在音樂中得到安寧,再迷茫的心也能得到救贖。
直到眾僧頌唱完長長的一段經文後,眾夫人才問宓月:“這是佛經?不知唱的是哪一部經文?”
“我知道。”鎮寧公夫人突然說道:“這是梵文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國公夫人說得對。”宓月說道。她想到了鎮寧公太夫人也是喜歡佛經的人,是菩心寺的常客,曾向菩心寺精通梵文的法師學過一些梵文。想必鎮寧公夫人聽多了,便聽出一些眉目來了。
“竟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原來梵文是這樣說的。”
“我今兒算是開眼界了。”
“聽著心情也跟著平靜起來了,隻是太過拗口,若是能換成咱們的語言那就好了,沒事兒可以學著哼幾句,比念經有趣多了。”
“梵文聽著也有趣,原汁原味,仿佛與佛神更近了。我聽了這一曲,這心仿佛都靜了。”
宓月笑道:“接下來有一佛樂就是大家都能學會的。”
“是什麼佛樂?”眾夫人連忙問。
不用宓月回答,戲台上的音樂已響了起來。
這是最容易學的一首佛樂,也是最簡單的一首佛樂,哪怕小孩子聽了也會哼。
《南無阿彌陀佛》。
全曲隻有一句歌詞,每一句的調子也極相似,最容易上口。
南無阿彌陀佛,信佛的人時常都要在口中念幾遍。南無,是恭敬禮拜和皈依的意思,阿彌陀佛,他擁有無限量功德,他無所不知,無所不覺,恭敬地念頌他的名號,能產生願力,可蒙受十方諸佛菩薩的護佑,逢凶化災,邪神惡鬼不能侵,而且可以增福增壽。
當然,信則有,不信則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