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讓殿中眾人久等,前去搜查仆射府的人進宮了。
帶頭的人是豫安王府的長史孔策,但他身後跟著的人卻沒有第二個豫安王府的人,不是大理寺、禦史台與刑部的人,就是天都府尹的捕快。
孔策向皇帝及地一揖,說道:“此次查搜左仆射府,小臣隻是領頭,禦史台、刑部、大理寺官員在旁公證,所有的鐵證皆由天都府尹的捕快搜查得來。”
此話顯然斷了孫仆射甩鍋是豫安王府嫁禍的借口。
孫策隻是負責帶人,禦史台、大理寺與刑部三司公證,捕快搜查,所有的取證,豫安王府的人都沒有插手進去。
皇帝看著下麵蕭溍請出的三司作證,又看著天都府尹的捕快,又驚又怒,目光如刃落在孫仆射身上。
蕭溍的確是膽大包天,而且蠻橫起來連他這個皇帝都不放在眼裏。但是,皇帝也極了解蕭溍,不是真把這孩子惹惱了,不是有確鑿的證據,這個孩子是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搜查當朝重臣仆射府。
蕭溍隻是霸道蠻橫,但不是魯莽無腦之人。
皇帝眼中的冰冷猶如實質,從孫仆射身上移開後,望著殿下三司官員所捧的幾個盒子,問:“裏麵裝的是什麼?”
禦史台來的禦史大夫上前稟報道:“臣等親眼所見,捕快從孫仆射的臥室底下搜出太子信物。”
皇帝皺了下眉,“孫仆射是東宮舊臣,有太子信物不足為奇。”
“請皇上先過目。”禦兄大夫讓人將其中一個盒子打開,呈到皇帝麵前。
皇帝往盒子裏看去,見是一枚印鑒,他取出細看,臉色微變。
這是太子的印鑒,而且還是私印!
太子的印鑒怎麼會在孫仆射手中?
皇帝問:“孫尚義,你為何偷取太子印鑒?”
不等孫仆射開口,前去搜查的大理寺官員已站出來稟道:“回皇上的話,此枚印鑒並非是太子的印鑒,而是孫仆射偽造出來的。真正的太子印鑒,臣已去查過,仍在封存之地。”
偽造太子印鑒,罪名之大,僅次於偽造玉璽。
大理寺官員又說道:“臣已到了,豫安王爺三歲那年,府邸失火,便是孫仆射指使人縱火的。孫仆射原意是要燒死豫安王爺,不想王爺吉人有天佑,被忠仆嚴良通救出火海,逃過劫難,但是府邸幾百侍人卻在大火中被活活燒死……”
那一件事,也是讓蕭溍被傳災星轉世的原因之一。
一件件證據呈上來,每一樣證據都震驚了皇帝。
罪證確鑿,皇帝震怒不已,大聲喝道:“孫尚義!朕與太子對你信任有加,你這奸賊竟然謀害太子,你、你罪不可赦!”
孫仆射雙膝一軟,再次跪在皇帝麵前,顫聲說道:“臣、臣、沒有、臣沒有謀害太子,臣、皇上!請皇上明察!明察啊!”
“鐵證如山,你還想狡辨不成?”皇帝怒不可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