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把前朝後宮之事托付出去後,皇後就搬進了漢陽宮,日日與皇帝相伴,不怕吃苦勞累,事事親力親為,把皇帝照顧得妥妥貼貼,得了前朝後宮一片的讚譽。
汪嬤嬤上來攙扶著皇後坐下,順勢坐在腳踏上,給皇後按捏著雙腿。“剛王通來說,溪碧宮那邊使了法子,要了些香料過去。”
皇後靠在背枕上養神著,“本宮看出來了,後宮裏頭,心眼最多的就數她了。”
“據聞,媚賢妃也極擅用香,奴婢懷疑,她是懂些醫術的。”
“再會醫術,也會不過神醫。”
汪嬤嬤聽了這話,放心了,說起其他事來,“宮裏的事,管淑妃都管得極好,不比董貴妃差多少。奴婢瞧著,管淑妃還有幾分大刀闊斧的本事,把一眾後妃都管得服服帖帖的。倒是這些天,管家的夫人進宮了兩次。”
皇後靠得舒服了,有些昏昏欲睡,懶洋洋地說:“本宮不怕她們有心思,就怕她們一個個跟秦德妃那樣,無欲無求。”
“秦德妃沒有兒子,隻有一個會惹事的女兒,想求也求不了。管淑妃就不一樣,膝下還有一子,隻是歲數小了些。”
皇後慢慢地嗯了一聲。
雖說立儲之事,有嫡立嫡,無嫡立長。但還有一個立法,就是子以母貴。
如今眾皇子中,身份最貴重的,就數管淑妃的兒子十八皇子。
若不是十八皇子今年才七歲,按祖宗律法,代理朝政的第一人選就是這位十八皇子。
十八皇子現在爭不贏七皇子,吃虧的就是歲數太小,難當大任。
這一點,管淑妃也清楚不過,遺憾不已。如果她的大兒子五皇子還活著的話,誰能爭得她兒子?
一想起她那聰明伶俐,又最受皇帝喜愛的兒子是被穎王弄死的,管淑妃的心痛得直抽搐。
當年愛子意外溺死在湖中,她認為是皇後與太子幹的,為此不止一次與董氏合作對付皇後與太子。
直到現在,她才知道真相。
“要不是為了十八皇子,本宮一定要把董氏那賤人弄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管淑妃恨聲說。
她現在管著宮務,得以身作則,不能犯錯被人揪住,她必須為十八皇子輔路。身處皇家,隻要有兒子,都必須去爭一爭。不然等其他皇子上位,極大可能跟先帝一樣,不會放過其他的兄弟。
哪怕為了活命,她都必須一爭。何況,她的兒子,可是如今眾皇子中,身份最貴重的一個。管淑妃現在祈禱的是,皇帝能多活幾年,等十八皇子再年長幾歲,屆時以她的身份地位,絕對有一爭之力。
因此,管淑妃不能對董氏下手,得維持好名聲。
但,她不能下手,不代表別人不能。
“姚婕妤在做什麼?”管淑妃問。
身邊的嬤嬤回道:“據說在請教太醫,想請禦醫給湘王長子治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