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正失望間,忽聞宓月此言,又心生大喜,比諸時而還要著急,“愣著做什麼?還不快去謝過小神醫王妃!”
諸時而激動得上去就要磕頭,宓月止住了,“我教你也是為了方便以後能買到熟地,藥鋪能用的熟地太少,要麼是用人黃天黃製的,要麼根本沒有泡製好,開對了藥病人也得不到救治。”
如果藥鋪上能買到正宗的熟地,於民有利,於她也有利,往後她要製藥,就不需要親自去製熟地。
要知道製熟地很麻煩,急用時能急死個人。
宓月看到一旁的許仲明一臉渴望地看著,說:“你是跌打正骨的大夫,也要學嗎?若要學,也可以跟著來學。”
許仲明上來的就磕拜,“多謝師傅傳藝!”
諸時而一見也跟著跪下磕頭,“多謝師祖傳藝!”
宓月阻止都來不及了,隻得由著他們。
兵分兩路,夏王派人去收種子,尋找適合種上等地黃的土地。而宓月這邊則收購了一批質量上等的生地,教諸時而與許仲明炮製熟地黃。
宓月教他們的是酒蒸熟地,用黃酒、陳皮、砂仁為輔料,蒸後再曬,反複蒸曬,直至熟地黑有油潤感,質地柔潤,味由苦轉甜為佳。
通常三蒸三曬的熟地黃便能藥用,九蒸九曬更佳,還有十二蒸曬的。
宓月的時間有限,隻能告訴他們怎麼製,炮製到什麼程度可使用。
諸時而與許仲明死記硬背,先把黃酒、砂仁、陳皮的份量記清楚,然後親自蒸了一鍋給宓月過目,又問得曬成幾成幹再蒸等等。
宓月知無不言,最後說道:“等你們製出最好的熟地黃,往豫國送一些給我過目就行。”
諸時而與許仲明大喜道:“我們親自送去。”
“這倒不必,一來一回,太浪費時間和精力了。”更重要的是,現在的交通不好,路上也不安全,萬一出了什麼事,就後悔莫及了。
在教二人製熟地黃時,宓月還尋到一些山藥。
這會兒並不是山藥成熟的季節,挖到的山藥還很小,宓月根據她豐富的藥材經驗,挑出最好的山藥品種讓夏民種植。
山藥的炮製方法知道的人多,最常見的是用水泡後曬幹入藥。另有一種炮製方法,叫麩炒山藥,用於補脾止瀉……
山藥是個很好的東西,不僅常於藥用,還是最常見的藥膳藥材。
山藥補中益氣,性平,久服令人耳聰目明,補心氣,安魂魄。
要做山藥的生意,可以先從藥膳做起。
山藥是屬於可以久服常服,高營養低熱量的藥食。
山藥粥,山藥糕,山藥燉骨頭湯,還可以製成山藥粉,衝泡便能食用。
為了照顧各種顧客的口味和滋補需求,可以在山藥粉中加入核桃粉或者紅棗枸杞等物,如此一包裝,品種也跟著豐富了起來,甚至還顯得格外高大上。
宓月設計了數道山藥做成的菜,清炒山藥、拔絲山藥、清蒸山藥、山藥炒木耳等。甚至還可以把山藥切成條,炸得跟薯條似的,或者炸山藥片,灑上調料粉。既好吃,又能養生,這個噱頭能吸引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