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崢冷笑一聲,“當年荊王宮之事,在座的諸位,可沒有一個有小爺知道得多,想拿楚軍頂鍋,你們打錯主意了。”
楚軍進城,攻入王宮的時候在白日,除了後宮有幾座宮殿著了火外,其他的都還完好的。楚軍又不傻,攻入王宮不搶劫,反把地方燒了,豈不是白來一趟?
那會兒大家都忙著打包荊國國庫,好拿回去填楚國空了的國庫,誰又有時間去放火?
最起碼宓崢離開王城時,是知道荊王宮的建築大部份是好的。
李世昌抹了抹額頭的汗,立即改口,說:“當時是燒了幾座宮殿,後來,後來荊王的兒子改名為王臨的那人,帶人回了王宮,把能拆能撬的都弄走了。那會兒,此地還是無主的……不,是有主的,是給了皇朝,可皇朝一直沒派人下來接管,王臨是荊王之子,他想怎麼處置王宮都是名正言順,我等也不好去阻攔。”
後麵去荊王宮占過便宜的權貴們紛紛點頭,“李大人所言都是事實,宓公子若是不信,去王臨府上一觀便知,裏麵都是荊王宮裏頭的東西,荊王所住的王殿,全被他搬到府裏了。”
李世昌又進言道:“王臨住的地方,原先就是王世子府,去年又大修了一年,王宮裏的好東西也都在那裏。不如請這位大人,以及宓公子跟王爺說一聲,暫且到王世子府上住些日子,將來修好了王宮再搬,如何?”
宓崢正要開口說誰住你什麼破玩意住過的髒地方?卻收到孔策示意,便閉口不言。
孔策狀似為難了一下,說:“也隻能如此,本官這就與王爺說一聲。”
李世昌沒想到對方這麼好說話,連忙說道:“還請大人在王爺麵前幫我等美言幾句,我等對王爺接管豫國,是舉雙手歡迎的,在王爺沒來之前,就商量好了以後會忠心耿耿奉豫王為大王,但凡大王有所差遣,我等肝腦塗地亦無悔。這不,知道王爺就到了,我們坐船迎出百裏,以示恭敬。這心意,還請大人替我捎給王爺。”
孔策聽了露出動容,感動說:“昨日王爺知道你們前來相迎,就知道你們的心意了。王爺的意思我就揣摩給你們知道吧,若是你們當真願意奉王爺為大王,幫王爺管理好王廷,把豫國治理得國泰民安,王爺是願意既往不咎的。”
“王爺願意既往不咎?”忠國公急得第一個問出來。
孔策點頭說道:“隻要你們別犯糊塗跟我們王爺過不去,王爺向來寬宏大量,以往的事可以饒恕。畢竟,那麼大的一個王國,王廷極需要大量官員來幫忙打量。而你們,以前又是做熟了這些事的,是王爺最需要的人才。”
忠國公又問:“以往再大的過錯,也能不追究?”
“允許你們將功贖罪。”
眾權貴一聽,一個個麵露喜意,連稱王爺英明,李世昌鬆了一口氣,就是忠國公也想著要不要費些錢財出來先渡過眼前這一關,最起碼先把今天糊弄過去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