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8章大典(2 / 2)

底下的王朝官員雖然心中略有微詞,但與蕭溍一道從皇城過來的臣子早被宓月收服,其他來自舊荊國的人被蕭溍所懾,不敢表示意見。

於是,成就了這天下獨一份的王與後共同祭天的儀式。

蕭溍的登王大禮,沒有太多奢華的場麵,看似簡陋,然而參加閱兵的士兵與負責儀仗的侍衛個個精神抖擻,透著戰無不勝的銳氣。

士兵同呼大王與王後千歲時,那鏗鏘有力的齊呼之聲,如利箭穿透雲霄,如巨雷從九天而來,勢,不可擋也。

整個大典,都透著這一股勢,如同天命所歸,在場的文武官員無不被這勢所懾,自然而然地跟著肅穆起來,恭賀豫王登位,祝賀王後千歲。

登位禮畢後,便是建立王廷,蕭溍手執黃色絹書,朗聲宣讀官職。

豫國的王廷官員,體係按照蕭溍前生熟悉的官階來排,雖然官職不能全部補充齊全,但豫國隻是王國,大致位置安排下官員,往後再慢慢補充便是。

蕭溍原想讓莫先生入朝相助的,但莫先生自稱是江湖人,不牽涉朝廷之事,拒絕了。

蕭溍便請葛兆遠與崔墨兩位老臣任丞相之職,這兩位老臣,一位曾官至皇朝的尚書,另一位更是學識淵博,先帝時期就是皇朝大臣,在政事上麵,兩位老臣可以說是經驗豐富。別說幫忙管一個王廷,就是在皇朝,以他們的履曆,都足可擔當大任。

大王下麵,官職最高的就是左右兩位丞相。

左丞相葛兆遠,右丞相崔墨,設中書省。

中書省的其他官員隻任命了重要的幾個位置,其餘官職以後再添加。

接下來是六部尚書。

兵部尚書由原虎威將軍魏超擔任,負責兵馬之事。戶部尚書由莊子墨擔任,負責豫國的錢袋子。

吏部尚書負責官員升遷考核之事,由孔策擔任。

工部尚書亦是從皇城跟來的官員,不過此人並非天宸太子的舊臣,而是蕭溍以前還是郡王時歸順過來的官員,名叫袁恩。

刑部掌管刑罰,由宋承和擔任,此人是原荊王廷時就負責刑罰之事的司寇,是被葛兆遠請出山的賢臣。

禮部尚書負責五禮之儀製以及學校貢舉之法,蕭溍任命了第一個投靠過來的餘宏成。

抬餘宏成,一則給投誠的舊權貴一個定心丸,二則禮部之事暫且不重要,即使蕭溍想改革科舉之事,也得在收複豫國城池才能辦。

一連任命兩名舊荊王廷時的臣子為尚書,底下投誠來的人,多少鬆了口氣,這說明豫王上位後,並不會過河拆橋。

李世昌原是晉陽府尹,歸順蕭溍之後,蕭溍封他為鴻臚寺卿。

晉陽城,因晉字與蕭溍的名字同音,往後將王都改成華陽城,華陽城府尹由崔墨之子崔才勰擔任,掌管王城治安等事。

以前跟著蕭溍的典軍、副典軍等,皆有加官,李更明被封為王衛指揮使司的指揮使。這是蕭溍的親軍,直接聽令於蕭溍,平時負責守衛宮禁與王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