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寶鼎(1 / 3)

鼎下是成形的雞鴨鵝和豬牛羊的骨架,擺放順序並不像剛才那麼雜亂無章,而是規整有序,這種形式明顯是用人祭之後,再用牲畜祭祀的。

秀才看到鼎裏的人頭和鼎下的牲畜骨頭,點著頭說:“看來,墓主人下葬的規格很高。”

二叔卻說:“你沒發現,這裏越來越奇怪了嗎?咱們從達摩寺進來之後,先是在第一層遇到了貓形食肉獸和蠍蛇,到了第二層居然發現裝著亡靈精怪的龍鳳棺,到現在又看見祭祀用的大鼎,我若不是親自進來,根本無法將這些聯係在一起。我覺得這根本就不像是一個墓主人的墓葬,有可能是多個墓葬在一起的,而剛才秀才說這墓主人的規格很高,卻不知又是從何說起?”

秀才指著地上說:“多個墓葬我不同意,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老水你看,這有鼎,有太牢、少牢,這明顯是按照等級製度使用的。要知道,鼎是國之神器。相傳夏朝初年,大禹錫洛書而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蓋合陰數,工師以陰金錫者為雌鼎,以陽金銅者為雄鼎,將舉國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九鼎成了王權至高無上,是帝王禦用之物,這裏有三鼎,可見也是舉足輕重的人物!”

聞聽秀才之言,二叔打著火把仔細觀察眼前三鼎,隻見這三鼎呈品字形排列,中間一鼎素麵刻著饕餮龍鳳紋,紋飾飄逸,古樸奢華,可謂手法細膩。

饕餮龍鳳紋最早現於商周時期,是貴胄才能使用的紋飾,但這種紋飾早在大夏朝就有,卻不曾見過出土實物,而商朝出土的器物卻有實物佐證,所以便依據真實案列來定,把饕餮龍鳳紋定在商朝出現。而眼前的這鼎,並不是商代的,應該是漢代鼎。

饕餮是一種凶猛的獸類,它最大特點就是能吃。這種怪獸沒有身體,隻有一個大頭和一個大嘴,十分貪吃,見到什麼吃什麼,由於吃的太多,最後被撐死。刻在大鼎上,是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來形容貪食或貪婪的人。漢代之前的鼎基本都有這種饕餮紋飾。

而龍則是一種吉祥的神物,在神話傳說中它掌管雨水,中國的神話有共工治水、大禹治水,說的都是洪水泛濫。正是由於對水災的恐懼和不解,人們認為有一個水神,便才創造了司水的龍。由此,龍便出現。

龍以蛇為原型,許多上古神話傳說中,華夏民族的始祖都是人麵蛇身(更有傳說,蛇渡劫之後便成龍)。

鳳也是綜合了多種動物特征而演化出來的一種神物,它最早是上古東夷族團的圖騰玄鳥。東夷族當時比黃帝、炎帝族的文化還要先進,雖然蚩尤率東夷與黃帝作戰失敗,東夷被征服,東夷族的玄鳥圖騰仍流傳下來,並逐步融合了其他氏族文化,演變成鳳的形象,它不僅有雞、鷹、鳥的部分特征,還融合了獸、魚、蛇等形象。在古史傳說、部落神話、古代岩畫、陶器玉器上都有鳳的形象。

古人之所以喜歡龍鳳,是因為龍鳳象征自強不息,奮發向上,團結奮進,和諧包容,仁慈寬厚,智慧靈敏,開拓創新等七種精神。

但中間這個大鼎上的龍形很奇特,它有著馬的樣子,頭上卻長著角,是龍的模樣,身子確是馬的。而鳳紋也不一樣,看起來像雞,卻比雞更顯的威武,而且尾巴長長的,顯得飄逸流散。

左邊鼎上尾巴上翹的圖案是夔文。夔是神話中形似龍的獸,有人將這種夔紋歸為龍紋或者蝸身獸紋。其實夔是一隻獨腳腳,形狀像青牛一樣,卻沒有角,出入水即風雨,目光如日月,其音如雷,所以稱之為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