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極有可能是個陰窟陷阱。因為在倒鬥圈裏流傳這樣一句話,玄門好進奪命準,王八綠豆最差勁,玄門要是容易進去了,危險是最大的,幾乎就等於要了人的命。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墓道和墓室是倒鬥者的必經之路,一般的機關都會設置在墓道內,少數的機關會設置在墓室內,但不管機關設計在哪個位置,那個地方,隻要觸發機關,對倒鬥者都是致命的。
如果是大揭頂的話,盜墓賊必然會進入墓室內部,所以,墓道和墓室都設置機關實在是一種雙保險的做法。
這樣的墓葬是我第一回來過,我行事很小心,二叔他們也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大意。越往前走,墓道變得越寬,類似一個喇叭一樣。就在我們沿著喇叭口往前走,卻意外的發現,在我們前方的地方,出現了兩個大小完全相同的洞口。
這洞口有些詭異,我不禁有些驚訝。按照尋常墓葬的設計來說,這個地方應該就是墓主人棺槨停放的地方,而現在,這裏不但沒有墓主人的棺槨,簡直空空蕩蕩,連陪葬品都沒有。
眼前這兩個洞口,漆黑漆黑的,就像兩個巨大的野獸張開大口一樣,修在石壁對稱的部位,四周的石壁雕鑿的很規整,見棱見角,一看就是浩大的工程量,而且還在修好之後,專門用工具磨得平滑平滑的。
墓道中有這樣的洞穴就證明,這個墓葬規模更大,定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簡易工程。這兩個對稱的洞口裏麵是什麼,究竟也不知道。
我看著這兩個黑黝黝的洞口,問道:“要不要進去看看?”
二叔走到洞口,照了兩下,裏麵什麼也沒有,好像也不是耳室的樣子,二叔道:“這裏估計也不會有什麼,咱們繼續往前走看看,回頭要是有空,再進這兩個耳室瞧瞧。”
既然二叔不願意進去,我們也不強求,領帶發話了我們就得照做。繼續沿著墓道前行,黑漆漆的墓道上,什麼也看不見,走了不遠,二叔突然停住,他看著前麵的石壁說:“我們已經走到盡頭了,看來,這裏並沒有徐瑛王的棺槨!”
我把手電舉得老高,照著上麵看去,我道:“這上麵什麼也沒有,疑塚嗎?”
老刺蝟照著前麵說:“前麵那是什麼?”
由於墓道裏漆黑,我們幾人的手電全都照向老刺蝟說的方向,隻見在這條墓道的最盡頭,有一扇白玉石頭雕刻成的大門。我們慢慢的靠近這道石門,因為這個地方是最有可能存在機關的,一不小心便能喪命於此。
我們就像掃蕩一樣,全都弓著腰,等我們走到石門跟前之後,二叔照著石門,發現石門上居然有一副雕像,上麵有三個獰獸,雕像的麵目很可怕,看上去就是一個凶獸的樣子。雕像下麵則有龍飛鳳舞、伏兵躍馬、鬥雞走犬、跳丸弄劍,雕刻手法細膩,雕像也顯得十分的靈逸。
二叔看到這壁畫雕像,說道:“這就是漢代的離石,這些是批上去的,你看這線條,細膩而不是粗獷,曲折而不交錯,堪稱技藝高超,爐火純青。”
我在店裏收東西的時候,曾經有人拿著漢畫像石的拓片問收不收,後來夥計沒要,自那之後,我對漢畫像石有了了解。
中國漢畫像石的主要分布區域,離石漢畫像石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天上的神仙世界,描寫的是墓主人死後祈求步入的仙境;一類是人間的現實圖景,描寫的是墓主人生前的享樂生活。
離石漢畫像石為砂質頁岩,質較軟,呈灰綠色,紅褐色。是削鑿磨製成石材後,由畫工用墨線勾勒出物像,再由石匠陰刻其輪廓並剔地平鏟,成為淺浮雕作品。
畫像中細部不作陰線鐫刻,一般都留有隱約可辨的原有墨跡。這些畫像構圖疏朗,刻畫凝重醒目,形象洗練質樸,剔地平鏟的時候極淺,故拓片效果宛如剪影,又襯鑿地,得成古拙深沉的風格。
眼前的這些像顯得很簡略,有的姿勢有三兩筆代替。在這石門上的畫像,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醒目的三個猙獰的獸圖。
如果您覺得《水蘊清胖子》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