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無題(1 / 2)

老秦笑說道:“坊間都說中間派的精明,果然沒錯。你擔心的不無道理,世人都喜歡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兒,沒人喜歡白幫忙,但我要告訴你的就是,自從斯文赫定發現樓蘭古城後,發掘出大量的文物,這個發現震驚了世界上的考古者。從那之後,舉世聞名的古跡樓蘭就像一個強大的磁鐵一樣,吸引著全世界的目光,也吸引了我,我對樓蘭文化熱愛到發狂的地步,樓蘭古城有眾多的謎等著我去揭開,我這麼說,你明白我的意圖沒有?”

我聽到老秦這麼一說,頓時明了,二叔也聽得心裏敞亮。看來,樓蘭古國一直都是人們感興趣的對象,的確是一個神秘的地方。

因為神秘,所以很多人想去看看神秘的事物。要知道,位於羅布泊西北角的樓蘭古城,是漢唐時期西域交通的樞紐,在古代絲綢之路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兩千多年前,漢朝的絲綢、茶葉,西域的馬、葡萄、珠寶,最早都是通過這古城進行交易的。許多商隊經過這裏時,都要在此暫時休息。當時樓蘭城內商鋪連片,佛寺香火繚繞,東來西往的各國使團客商、僧侶遊客常年不斷,多種語言文字在這裏交流。

漢武帝時,探險家張騫出使西域帶來了大量有關樓蘭的信息。《史記》中記載:“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說明那時樓蘭已是個“城郭之國”了。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辟了東西方的通路,同時漢朝與當時強大的匈奴爭奪控製西域的鬥爭也日趨激烈。後來漢朝滅了樓蘭,打通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的開通,使東西方交通和絲綢貿易興盛起來,同時也刺激了位於絲綢之路咽喉地位樓蘭古國的經濟繁榮發展。

樓蘭王國全盛時期,東起古陽關,西到尼雅河畔,南至阿爾金山,北到哈密一帶,可以說是相當的大了,如此大的疆域,必定有先進的文化。

四世紀時,樓蘭突然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了。樓蘭古城一帶“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望極目,欲求度處則莫知所擬,唯以死人枯骨為標幟耳。”盛極一時的樓蘭文明不明原因地隨著歲月而去了。

在這幾千年之後,不同學科的研究者從各自的觀點來解釋這個未解之謎:有人認為是由於羅布泊的枯竭,自然環境的變化,河流改道等原因。也有人認為是孔雀河上遊不合理地引水、蓄水,認為造成的。更有人認為是絲綢之路改道、異族入侵等原因造成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但到底為什麼樓蘭消失,無法解釋。

這世上有很多的未解之謎,等待著人們去揭開,但想要解開這些未解之謎,並非那麼簡單的事兒。因為解開這些未解之謎可能要耗費很多的人力物力財力,甚至都有可能搭上性命,就這樣還都未必找得到謎題的答案。

找不到謎題的答案,就會有後來人再去找尋這些秘密,如此循環往複,未解的謎團更加迷惑人類,更引人去尋找這個謎團的答案。

就拿上個世紀來說,一些考古學家在距孔雀河數裏的地方,發現了三千多年前“樓蘭王國”的神秘墓葬。從形製看,這些墓葬不惜以大量樹木為代價而建造,其中能看到一組組用七層胡楊木樁圍成的同心圓圈,木徑粗大,有如一輪古老滄桑的太陽,鑲嵌在戈壁荒原上,太陽墓葬的名字由此而來。但這些墓葬是怎麼建成的,實在難以言說。

瑞典探險者斯文赫定發現古城後,以為他所發現的就是樓蘭古城,但至今仍然有人持不同意見,那麼,塔克拉瑪幹沙漠東邊的那個遺址,到底是不是樓蘭城,誰也讀不懂那裏的一切文字,沒人能說的清楚!

這就成了失落的文明,一種不被人所熟知的文明。

後來在羅布泊地區鐵板河發現一具保存完好的女性木乃伊。她麵目清秀,深目微閉,屬於白種人,被譽為“樓蘭美女”,再次掀起樓蘭神秘麵紗。

接連考古學家又在樓蘭古城東郊東漢的墓葬中,找到了五個歐洲人種遺體,但這些屍體又與漢人很不一樣,導致很多謎團無法解開。

樓蘭,就是一個等待人們去破解的千古之謎。

著名的小河墓地就是一個很引人注意的發現。這個墓地位於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遊河穀南約六十公裏的羅布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遺址三百裏。墓地整體由數層上下疊壓的墓葬及其它遺存構成,外觀為在沙丘比較平緩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個橢圓形沙山,林立的胡楊木柱,小河墓地給人的第一強烈印象就是神秘莫測,當年發現後被評為那一年的十大考古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