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我這麼想,但我還是不願相信,偌大一座城,曾經輝煌無比的絲綢之路重鎮,竟是現在這般模樣,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古城變成這個樣子,實在讓人想破腦袋,也不明白。
我們繼續深入古城裏,踩著軟軟的沙子,有時還能陷進去一腳,拔出來後,就發現鞋子裏灌滿了半鞋殼沙子,跟走在雪地裏有大致的感覺。
在這一條街道上,還能看到有若幹殘破不堪朱漆建築,卻早已剝落成巨大的爛木柱子,也還能從中窺得昔日城中的幾分豪奢之氣。
我突然想到一首詩來,正好能形容此時此景:昔時繁華已不再,身後卻已是斷壁殘垣,那些殘存的頹廢已隨繁華逝去,留一座空城在孤獨空曠的世間徘徊,岸柳隨風撫弄我的發梢,將我的淚吹幹,衰敗的不是曾繁華的盛景,而是一顆曾繁華的城。
夕盛今衰,萬分蕭條。
我突然有一種鴛鴦蝴蝶派的感覺。
一個倒鬥的還能有這種情愫,實在很矯情!
在我的右手邊有幾間破爛屋子,這些屋子雖破,但卻很特別,典型的簷牙建築,我進去瞧了一瞧,卻發現這破房子雖然大半露在沙漠外邊,但屋中的黃沙卻是堆到房頂。是了,這古城長期埋在沙裏,幾乎與沙漠融為一體,不被沙子掩埋才怪。
這使我想起,這個原本叫鄯善國的地方,那麼繁華的樓蘭城,是如何從地圖上消失的?
對於這個問題,有很多的說法。
有的說是消亡於戰爭,王昌齡“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誓不還”就是一個很好的佐證。有的說是因為瘟疫,有的說是因為其他生物入侵等等,但具體為何,已經無法考證。
起碼在現在看來,樓蘭古城是神秘的,就像一個遮著麵紗的美少女,若想一睹芳容,隻能去揭開麵紗,這往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於可能失去生命。
看了破屋子後,沒什麼發現。我和二叔以及胖子走馬觀花,看看其他地方,瞧得興致索然,但老秦就不一樣了,他每到一麵殘牆、一塊城磚、一段碎木,尤其是帶有不明文字和圖案的建築或者木板上,都要停下來仔細看上大半天,這大概是源於一種考古的精神,似乎對著古城中的每一種事物都異常感興趣,畢竟人家是搞探險考古的。
而我們隻是為了得到談下考古的人給予的酬勞。
我們在這片斷壁殘垣裏不斷搜尋,我始終注意的是,看看這裏是否有關於鑲戎的記載,說不定一下子就找到了我們一直尋找的鑲戎寶藏呢!
這麼想簡直有點癡人說夢了,我有點想抽自己一個大嘴巴。回想我們沿著塔裏木河一路繞了個大圈,走到了孔雀河的下遊,到了羅布泊西口,經曆了黑色沙暴,終於看到了樓蘭古城,我始終沒忘記尋找鑲戎寶藏。
走了一小段路,我們到了一個街道,在這條街道的兩邊,全都是參差不齊的房屋和高大的泥塑古塔,甚至還有類似烽火台一樣的建築。這寂靜空曠的街道不知道承載了多少年的繁華,留下了此時此刻的滄桑與破敗。
胖子看著眼前的頹敗景象說:“這裏什麼都沒有,我們還在這找個什麼勁,打道回府算了!”胖子總是很性急。
老秦此刻道:“這個小同誌實在是功利心太強,看到沒有寶貝,就要打退堂鼓,千萬不要小看這些破敗的建築,這裏麵隱藏著太多的秘密!比如,這裏的建築是什麼人建造的,建造多少年了,古城是怎麼消失的,那些曾經的繁華與文明都哪去了?等等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這就需要我們從這些破敗的牆上塔上,去讀取這些信息,去發掘其中的秘密!”
胖子辯解道:“我不是功利心太強,這裏什麼都沒有,我們得食物都吃光了,連水都不多了,繼續呆在這裏隻能等死,我是為大家的身家上性命考慮!”
老秦泰然道:“沒有事兒的,咱們這麼多人,不用害怕,順便看看這廢棄的古城裏能不能找到食物和水!”
我們這夥人在頹敗的古城中尋路前行,地上到處都是碎木,這些木頭大概都是建築上掉落下來的,現在大多數已經被埋在了黃沙裏。走了大約有一隻眼的功夫,我們來到樓蘭古城的城中心,在中心位置,有一個殘破的雕像,這個雕像隻剩半個基座,上半身已經沒有了,不知被什麼人毀壞了。在城中心的街道上,一切的道路脈絡清晰可見,盡管部分已經埋入黃沙,但其布局仍然可以瞧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