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完這個問題,忽然又覺得這個問題問得太過幼稚,這就像一個人問另一個人五根手指為什麼長短不一是一樣的。
秦方圓說道:“這個不難解釋,龍生九子,各有所好。龍不一樣,龍頭自然有區別。六龍是有很隱秘的涵義的。六龍在古代指的是駕六龍,傳說日神乘車,駕以六龍,羲和為禦者,而古代能駕以六龍是天子座駕,是君王的代稱,大禹作為大夏朝的初建者,自然有一股王霸之氣,而這裏的六條龍則是六條不同的龍。我們剛越過河時,見到的那個龍頭是蟒龍頭,這是一種既像蛇又似龍的龍,但蛇的形狀多一點,所以稱之為蟒龍。第二個是虯龍頭,這個龍有角,但凶惡,第三個是螭龍頭,是無角的龍,第四個是蟠龍頭,須短齒利,第五個是蛟龍,無角有鱗,眼前的這個倒置的是夔龍。夔又意同魁,為翹首之意,大禹身為王者,高高在上,能匹配這個王者名氣的,也隻有這個龍頭,所以,這個龍頭下麵應該就是幽冥鬼城的入口!”
胖子滿麵疑惑:“難道我們還要搬開這些巨石嗎?”
秦方圓說:“不用,我們需要從龍頭的縫隙裏進入龍嘴裏,然後找入口!”
我問他:“你真能確認這幽冥鬼城的入口就在這下麵?”
“信我沒錯!”秦方圓言辭篤定,二叔也沒多說什麼,看來秦方圓是早都知道這個入口了。
我們尾隨他進入石陣構造的龍頭內,龍嘴很大,裏麵的巨石擺放的很規整,在龍口中間的位置,有三塊大型巨石圍成的一個三角狀地帶,上麵是一塊巨石蓋上去的,像一口古井。
秦方圓邀我和胖子過來移開石頭,我和胖子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巨石移開,移開之後,我本以為下麵會有一個洞口,但卻發現什麼也沒有,下麵是碎石,大約有半米深。
秦方圓道:“下去挖,這就是入口!”
由於胖子的身型太胖,難能下去,於是這個挖洞的任務就落到我身上。我下去之後,清理了下麵的碎石,運到上麵,然後又對碎石下麵進行開挖。土不斷的上運。
我越挖心裏越高興,因為在這座山上,全都是石灰岩,而且現在身處將要接近山頂的位置,按說下麵應該全部都是石灰石,現在竟然能挖出這麼多的紅土,絕對是件不可思議的事兒,這說明,這下麵是空的。
這個洞是有人故意鑿開石頭留下的,更印證秦方圓所說的話,這應該就是幽冥鬼城的入口了。
挖通之後,下麵漆黑漆黑的,我卻發現了一個斜向下的通道。
胖子大喜:“這他娘的還真是入口,還等什麼,下去吧!”
二叔憑著專業經驗,攔住胖子說:“別著急,下麵的這個洞口多年不曾進入空氣,裏麵肯定不能呼吸,還是等等吧!”
我們沒有急著進去,便在巨石旁邊坐下補充食物,我突然想起問秦方圓,是怎麼知道有八個月影神燈的,然後,他拿出一張殘破的地圖給我看,雖然這個地圖已經磨的快看不清上麵的字跡了,但我還是能夠看清楚八個月影神燈的位置。他們呈八卦的形狀,分布在八個不同的方位。
原先秦方圓就說過,我沒在意,現在他拿出這張圖,我才真正的相信。目前震燈已經在北洞山被找到,坤燈在寧鄉位置被秦方圓收回來,現在的這個位置按照八卦方位,應該就是艮燈的所在位置。而其他的幾個月影神燈,地圖上也有標注,而且跨度較大,看來,找齊八個月影神燈,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不知道我們能否堅持找到另外幾個。
在上麵等了一會之後,空氣也差不多了,我始終不知道秦方圓是如何知道這就是入口的,我也始終不信他說的那些理由,我再一次問秦方圓道:“秦先生,你是怎麼知道這入口就在這裏的?”
秦方圓道:“告訴你了,這是六壬神課帶給我的靈感,而我憑借的則是直覺!因為這裏是風蝕地貌,這個地方若不是入口,我實在想不到入口還能在哪!”
我又問:“八個月影神是誰放的?”
秦方圓道:“傳說是鑲戎的八個死忠戰士,一人一個,將寶藏的位置信息記錄在燈上的。”
我聽他這麼一說,原來如此。想想月影神燈,再看看這裏的地貌,再聯想道禹王墓入口,還是先倒出艮燈再說,而這個入口應該風蝕地貌相關。
風蝕地貌容易造就出險怪的岩石,有的像擎天立柱,有的像大石蘑菇,我們所在的這個蘑菇巨石就是風蝕作用的結果。而且風蝕地貌根據不同的形狀,名稱也不一樣,比如眼前的這個巨石,它所形成的是風蝕柱和風蝕蘑菇。
既然秦方圓已經言明,我也不必多問,便打著手電沿著這個洞斜向下走,不知道這個洞是什麼時候挖的,而且這裏全部都是石灰岩,挖這樣的洞,不知道要耗費多少人力和財力。
剛下到斜坡的底部,我便看到兩具白森森的屍骨,這兩具屍骨手執兵器,依靠在身後的石壁上,站在門的兩旁,雖然已經成為白骨一架,但仍舊能夠站立在原地,可謂成了這幽冥鬼城的守衛,陰森恐怖。
這是人殉的結果,墓主人在下葬的時候,讓這兩個人立著死在這裏,保證他們死後仍舊能夠像活著一樣,守衛陰森冰冷的地宮。